欢迎您来到淮河水利网!
淮委综合应用门户 设置首页 加入收藏
千里长淮出平湖——信阳出山店水库建设回眸
发布时间: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河南省水利网  责任编辑:王佳

冬日的豫南大地,蓄水后的出山店水库,一湖深蓝,熠熠生辉,如一颗璀璨的宝石镶嵌在淮河这条玉带之上。

  淮河,发源于南阳市桐柏山,干流长1000公里,流经河南、安徽、江苏三省。淮河总落差200米,仅在我省境内落差就有178米。历史上,每当汛期山洪暴发,淮河漫溢,给两岸百姓带来了无尽灾难。

  在淮河干流告别山区迈向平原的地方——出山店修建一座大坝,拦蓄汛期洪水,这一梦想源于新中国成立之初,60多年来工程历经两次上马,又两次搁置。进入新世纪,工程第三次上马。2015年8月16日主体工程开工,历经四年艰苦建设,一道雄伟的大坝耸立在淮河干流之上。今年5月23日大坝下闸蓄水,上游2900多平方公里内的雨水,沿着群山汇入淮河向东奔涌,在出山店大坝前停下了脚步,千里淮干之上形成了第一座也将是唯一一座大型水库。

  出山风雨锁蛟龙,千里长淮出平湖。蔚蓝的湖水,映照着豫南的巍巍青山,也映照着社会主义中国新时代的和谐盛景。

  “出山店水库的建设历程,昭示着中国共产党治水为民的初心,彰显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展示着国家综合实力迅速提升的时代风貌,阐释了水利人忠诚、干净、担当,科学、求实、创新的时代精神,推动了水利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12月23日,省水利厅主要负责人说。

  淮干筑坝世纪梦想再次起航

  淮河,古代与长江、黄河、济水并称“四渎”。如今,淮河名列中国七大水系。淮河流域位于中国腹心地带,淮河安澜事关重大。

  历史上,淮河下游河床深阔,曾经“有利无害”,“南北支川纲纪井然”,泛滥决溢较少。淮河流域,沃野千里,秦汉之世,江淮田为第二等,仅次于关中地区。淮河支流众多,水量充沛,“交通灌溉之利,甲于全国”;隋唐时期,有大运河沟通五大水系,流域内水运尤其发达,玄宗天宝以后,“天下以江淮为国命”。“江淮熟,天下足”,“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的谚语广为流传。

  黄河夺淮入海,让淮河中下游地区饱受水患之苦。北宋160多年间,黄河十次入泗入淮。“开宝七年,淮水溢入泗城,历咸平至祥符,无岁不溢”。欧阳修感叹,“泗州之患,莫暴于淮。”1194年,黄河从原阳光禄村决口,由泗水夺淮入海,自此为患数百年。

  淮河上、中游来水,在黄河水顶托下,泄流不畅,水患频繁,逐渐形成洪泽湖。康熙十九年,洪水暴涨,古泗州城、明祖陵和沿湖村落没入湖底。“自明中叶以来,每淮水盛时,西风激浪,白波如山,淮扬数百里中,公私惶惶,莫敢安枕者,数百年矣。”1400年至1900年,淮河流域发生350次较大水灾,淮河两岸“大雨大灾、小雨小灾、无雨旱灾”。

  新中国成立,千年治淮史掀开新的一页。

  1950年夏,淮河流域遭遇特大洪水,淮河流域地方党委向中共中央报告:

  “7月6日,淮河洪水暴发,淮河的洪水经河南新蔡、息县等地在洪河口相遇,水头高丈余,波涛汹涌,如万马奔腾。沿淮群众闻声相率攀树登屋,呼号鸣枪求救,哭声震野……”

  “今年淮河水势之大,受灾之惨,不仅重于去年,且为百年来所未有。淮北二十个县、淮南沿岸七个县均受淹……由于水势凶猛,来不及逃走,或攀登树上,失足坠水(有在树上被毒蛇咬死者),或船小浪大翻船而死者,统计四百八十九人。”

  惨烈的人间悲剧,让党中央下定决心根治淮河水患。

  从1950年7月20日至9月21日,两个月间党中央接连批示4次,要求根治淮河,当年10月政务院颁布《关于治理淮河的决定》,次年党中央发出“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号召,吹响了新中国全面治理淮河的号角,掀起了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次治淮高潮,淮河也成为新中国开展全面、系统治理的第一条大河。

  治淮对河南意义重大。我省淮河流域面积8.83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53%,占淮河流域面积的1/3。淮河流域人口占全省的59%,耕地面积占全省的60%。

  如何治理淮河?“蓄泄兼筹,上游以蓄为主。”自第一次开始大规模治淮起,国家就规划在淮河干流上兴建一座大坝,拦蓄上游洪水,减轻下游防洪压力。经过踏勘比对,专家团队把目光投向了距离信阳市区15公里的出山店村。

  淮河从源头蜿蜒奔流约100公里,就来到出山店,淮河在这里离开群山,奔向东部宽阔的平原。出山店,是拦河成坝的最佳位置。兴建出山店水库,成为淮河两岸群众日思夜念的期盼。

  在国家百业待兴、经济贫困的情况下,河南省流域内各级地方政府带领广大人民群众组成百万大军投入治淮建设,修建了南湾、薄山、石漫滩、板桥、宿鸭湖、白龟山、昭平台、白沙水库等一大批治淮骨干工程,兴建了泥河洼、老王坡、蛟停湖滞洪区等一批大型蓄滞洪工程,但出山店水库却迟迟未能建成。

  “1959年、1971年两次上马,但都因为资金、技术等原因搁置下来。”出山店水库建设管理局局长祝云宪说。

  苏北灌溉总渠建设时,党中央特批1亿斤粮食予以支援。而出山店水库第一次上马之时,适逢三年困难时期,群众口粮都难以保障,国家更无力支援。1971年工程再次上马,却由于夏季一场大雨冲毁了铁路和前期建设项目,工程又一次搁置。

  时移世易,而共产党治淮初心始终没变。进入新世纪,出山店水库建设的呼声再次升温,2011年1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把出山店水库建设重新摆上议事日程;2014年9月,《河南省出山店水库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获国家批复。总投资98.7亿元,总库容12.51亿立方米,设计工期48个月。

  出山店水库第三次上马:2014年11月28日,导流明渠工地开工。2015年8月,出山店水库全面开工建设。

  跨越世纪的梦想,再次起航!

  牢记使命智慧大坝巍然耸立

  2019年5月23日15时许,大坝坝顶,阳光明亮,省水利厅厅长孙运锋发出指令:“出山店水库开始下闸蓄水!”工人轻轻按动电钮,70多吨重的弧形闸门随即缓缓落下,千里长淮第一坝投入使用,出山店水库开始蓄水。

  出山店水库,对于淮河的重要程度,就好像三峡之于长江,小浪底之于黄河。出山店水库,是国务院部署的172项重大水利工程之一,是改革开放以来由我省建设的唯一一座大(I)型水库,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省单体投资最大的水利工程。水库大坝设计高程100.4米,被誉为“千里淮河第一坝”。

  “闸门闭合后三五分钟,闸门后的泄洪道底板颜色就由深变浅,说明闸门闭合严密,滴水不漏。”出山店水库建设管理局党支部书记刘吉胜说,采用“三维定位”技术确保闸门安装质量,仅仅是建设科技、智慧大坝的诸多创新技术之一。

  随着国家综合实力的提升,建设大坝再也不像当年那样肩扛手提、人海作战,而是现代科学、技术和装备的综合展示。建设方汇聚国内各方英才,邀请众多科研机构加盟,综合运用各种先进科学技术,立志把出山店水库大坝建成科技之坝、智慧之坝。

  ——建设云平台监控系统。出山店水库建设者早在开工之前,就运用云计算、互联网+、大数据、高精度定位等技术,组织开发了工程建设管理云平台监控系统,委托中国水科院开发了实时共享的集设计、施工、监理、检测、业主等参建单位于一体的数据库,形成了全体参建单位群体协同的建设管理云平台。该项技术取得软件著作权3项,出版专著1部,并获得河南省水利科技进步一等奖及创新成果一等奖。

  ——大坝实现了智能碾压。委托中国水科院及武汉理工大学开发了无人驾驶大坝填筑智能碾压施工系统,该系统具有环境感知、任务规划、路径规划、车辆控制、智能避障等类人行为的人工智能,实现了大坝“智能碾压”。

  ——优化消能设计方案,创新工程设计理念。通过优化消能设计方案,不但保证了消力池水垫的厚度,而且有效控制了宽尾墩对泄流能力的影响和水舌对消力池底板的冲击,取消了消力池后面布设的海漫工程,节约投资近千万元。

  ——土坝基础处理创新工艺,取得良好效果。土坝贯穿4种不同基础类型,地质条件复杂、处理难度大。科技人员通过两个阶段6个月的试验研究,确定采取振动沉管法的施工工艺和技术参数。挤密砂桩加速了桩间土体的排水固结速度,增加了坝基强度和承载力,从而有效增加了坝基的稳定性,减少了大坝后期沉降变形。

  ——创新土坝上游护坡形式,力求工程效果和美观相统一。土坝上游坝坡采用135公斤重的栅栏连锁块,通过设置增糙消浪坎、栅栏板消浪、砌块间空间连锁,设置横向锚固梁,既提高了坝坡消浪效果,又确保了护坡的稳定性,具有施工简单、整体稳固性好、铺设整齐美观的效果。该栅栏连锁块及其生产工艺荣获国家发明专利。

  ——创新监管手段,提升施工效率和水平。委托黄河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建立了4D进度监控系统,实现了业主、监理、施工等参建单位远程对计划和实际进度进行监控并进行优化纠偏,提升了现场精细化管理水平。该成果荣获“全国优秀水利水电工程勘察设计奖银奖”。

  出山店水库大坝总长3690.57米,其中混凝土坝段长429.57米,其余为土坝。在大坝坝体内,埋设了1000多个智能监测仪,对坝体内部渗流、变形、沉降、位移等信息随时监测,并传输到监控终端上。“这些密布于坝体内的仪器,就像大坝的经络和脉搏,在大坝后期运行管理过程中可提供与工程安全密切相关的工程监测数据,随时为大坝把脉问诊。”河南省水利勘测设计研究有限公司数字工程院院长高英说,出山店大坝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了数字化设计、信息化建设管理,让大坝充满“智慧”。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又快又好。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中防裂,是施工中的技术难题。建设者们委托河海大学对温控防裂技术进行了研究,制订了3期不同季节施工的混凝土浇筑温控方案,有效解决了在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快”和“裂”的技术问题,缩短了工期,节省施工成本约1700万元。

  在2016年汛前浇筑两个基础断层时,混凝土浇筑由各层间间歇7天减少为1天,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于汛前浇筑至设计高程,创造了我省单体水利工程单月浇筑混凝土量6.1万立方米的新纪录,节约了宝贵的24天工期,为确保2016年安全度汛奠定了基础。该成果获河南省水利科技进步一等奖及创新成果一等奖。

  登上淮河南岸的佛祖寺向东眺望,大坝巍然屹立,水库碧波粼粼,出山店水库从此承担起伏波安澜、兴利润民的重任。

  绿色发展重塑流域生态文明

  不忘兴水润民初心,牢记治淮兴利使命。出山店水库自规划之日起,就承担着多重的综合效益。

  水库投入防汛调度使用后,可使淮河干流王家坝以上防洪标准由目前的不足10年一遇提高到20年一遇,可以有效减轻下游防洪压力,减少下游蓄滞洪区的启用概率,可保护下游170万人口和220万亩耕地,年均减灾效益4.3亿元。按照设计,出山店水库每年为信阳市城市供水8000万立方米,同时灌溉两岸50余万亩耕地,平均每年发电757多万千瓦时。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更是生态之基。出山店水库,不仅给饱受水患之苦的淮河两岸群众带来更强的安全感,也必将带动两岸群众走上绿色发展之路,重塑流域的生态文明格局。

  浩渺烟波,让水库成为生态亮点。打造生态出山店、美丽出山店,是建设者的初衷。按照规划,出山店水库正常蓄水位是海拔88米,蓄水至此高程,就会形成一座水面8万亩的人工湖泊。水库大坝坝顶将建设文化游廊,前来观光的游客将领略淮河文化,坝后空地也将进一步绿化,打造成与周边自然景观相协调的文化旅游景点。以出山店水库为基础的水利风景区,未来将成为游客的出行目的地。

  在大坝北端有一个小湖,里面放养着鲤、鲫、草、鲢等多种淮河鱼苗。由于大坝阻断了鱼类在河道中的自由来往,出山店水库建设管理局决定修建鱼类增殖站,在这里培养鱼苗,再把鱼苗投入到水库上下游,保护鱼类资源不减少,维护上下游原来的水域生态环境。

  在库区清理过程中,当地政府十分珍惜生态资源。平昌关镇有一棵多年的桂花树,长得有一间房屋那么高大,虽然户主已经获得赔偿,但如果不及时移栽,就可能被淹没而死。镇里闻讯后,决定从淹没区抢救树木,绿化新安置点,并设立百果园、百花园,移栽了千余棵花卉树木,不仅节约了绿化成本,也为移民留住了一份乡愁。

  库区移民吃上生态旅游饭。出山店水库移民涉及浉河、平桥两区44个行政村的3.9万多名群众。在出山店水库周边,一些环湖而建的移民村,在当地政府引导下,依托丰富的水域资源,探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路子,村民在家门口吃上了生态旅游饭。

  “我家里6口人分了两套房,一套自己住,一套开了家庭餐馆,附近风景美,来玩的游客越来越多,生意还不错,一个月可以挣五六千块钱。”信阳市平昌关镇翟寨移民新村村民刘新建说。

  出山店水库,还将带动周边生态文明建设,进而重塑淮河流域生态文明格局。

  大坝拦蓄洪水,基本流量保障河道生态。为了维护河道下游的生态环境,出山店水库大坝虽然下闸蓄水,在枯水季节,仍然保持着每秒3.55立方米的流量,让下游河道有足够的水量,维持河道生态系统稳定,让淮河永葆生机。

  与南湾水库互联互通,形成双璧,辉耀豫南大地。一座城市拥有两座超过10亿立方米的水库,这在国内众多城市中都不多见。信阳市在谋划“四水同治”过程中,将连通两座大型水库,在沿线布置众多景点,市区水系也将互联互通,形成丰枯互济、联调联供的现代水网,为信阳市生态文明建设注入新的活力。

  淮河两岸耸起生态屏障。信阳市在淮河干流全线禁止采砂,同时开始修复河道生态环境,滩地里种上了各种林果苗木,在两岸打造淮河生态廊道。截至今年秋季,信阳已完成淮河干支流水系廊道绿化487公里10万多亩,其中淮干廊道绿化131.9公里,造林6.3万亩,沿着淮河建设起绿色生态屏障。

  多省共建淮河生态经济带。2018年10月,《国务院关于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的批复》发布,“淮河生态经济带”上升为国家战略。一个规划面积24.3万平方公里,包罗苏、皖、豫、鲁、鄂5省29市的潜力区域整装待发,淮河生态经济带将成为继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之后的第四个增长极,流域内各省将践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调整产业结构升级,积极构建生态经济带,推动淮河流域高质量发展,让淮河成为惠及沿岸人民群众的安全河、生态河、幸福河。

  千里长淮得安澜,万顷碧波映初心。

  出山店大坝,横亘于千里淮干之上,新中国治淮史上多年想办却没有办成的大事,终于梦想成真,展现了社会主义中国的盛世气象,彰显了共产党人兴水为民的初心和使命,淮河流域的英雄儿女将以此为契机,让“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的美好愿景变成现实,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民族伟大复兴谱写更为绚丽的篇章。



访问量统计 网站声明 网站地图

淮河水利委员会版权所有 主办: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 承办:淮委治淮宣传中心  淮委水文局(信息中心)

淮委总机:0552-3092114  地址:安徽省蚌埠市东海大道3055号  邮编:233001

网站投稿:hhsl@hrc.gov.cn;  13675695430@163.com(值班) 

皖ICP备2022008774号-1      皖公网安备:34030002000326    网站标识码:  bm20030002

淮委官方微信
淮河水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