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淮河水利网!
淮委综合应用门户 邮箱登录 设置首页 加入收藏
【辉煌70年】一水连六国 双赢惠百年——澜湄水资源合作稳步迈入成长期
发布时间:  作者:中国水利网  来源:中国水利网  责任编辑:杜雅坤

  每年6月,老挝进入雨季,充沛的降水为炎热天气带来凉意的同时,也增加了自然灾害发生的风险。 

  “往年这个时候我总是揪紧了心,不过现在大不一样了。随着老挝和中国在澜湄合作框架下气象、水利合作的不断深入,老挝如今应对自然灾害、管理水资源的能力正不断提升。”老挝自然资源与环境部下属的气象与水利厅厅长坎玛尼感慨道。 

  2018年2月,中国政府援建的老挝国家水资源信息数据中心正式启用,中心采用先进的设计理念和信息技术,利用物联网、中国北斗卫星通信技术以及气象水文相结合的预警预报模型,让老挝初步具备了水文信息数据自动采集传输、信息处理、预警预报等能力,实现了水资源网络互联互通。 

  “中国已经帮助老挝在万象和琅勃拉邦安装了两套这样的设备,中国技术人员还耐心教我们如何操作使用,并在程序里预留了众多的数据库端口,为老挝未来水利发展升级打好基础。”坎玛尼说。 

  老挝国家水资源信息数据中心的投入运行,是中老水资源合作从蓝图变成现实的一个缩影。如今,在“高效务实、项目为本、民生为先”的澜湄模式推动下,澜湄合作不仅成为构建“亚洲命运共同体”的“金字招牌”,还与“一带一路”倡议和六国发展战略实现了更紧密对接,让澜湄各国更加深切地感受到“同饮一江水”的休戚与共。 

  因水连通  应运而生 

  起源于青海唐古拉山的澜沧江,流经西藏、云南,穿越高山峡谷,从我国西双版纳出境后称为湄公河,先后流经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越南,共4880公里,最后流入南海。一江连六国,澜沧江-湄公河既是联系澜湄六国的天然纽带,也是沿岸人民世代繁衍生息的摇篮,孕育了澜湄国家各具特色而又相亲相近的文化,形成了各国间历史悠久、深厚广泛的经济与人文联系。 

  澜湄地区资源丰富,但由于历史原因,湄公河次区域发展起步较晚,不仅在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等方面有着强烈的发展需求,而且在气候变化、自然灾害等挑战面前,更需要各国携手应对。中国水利部在2002年就与湄公河委员会(湄委会成员国包括泰老柬越)签署了洪水季节报汛信息协议,已经连续16年向湄委会无偿提供澜沧江汛期水文数据。 

  泰国曼谷地势低洼,2011年10月,受到暹罗湾大潮以及洪峰威胁,曼谷洪水围城,全市1200万名居民不得不紧急撤离、出城避水。 

  应泰国政府请求,2011年10月14日晚,中国政府派出的防洪专家组火速抵达曼谷,经过实地考察和研讨分析,向泰国政府提供了防洪治水的“中国方案”。2012年,泰国政府成立了水资源管理的专门机构——国立水资源和防洪政策委员会,以期对全国水资源进行有效管理并防止洪灾重演,中方再次派出水利专家提供对策咨询。 

  这样团结互助的跨国驰援不胜枚举。2015年夏,缅甸伊洛瓦底江遭遇40年一遇大洪水,中国水利专家组远赴缅甸,从伊洛瓦底江流域基本情况分析到缅甸水毁工程修复建议,从未来防洪工程建设措施到非防洪工程体系建设,中方专家为缅甸防洪长治久安发挥了重要作用。 

  正是基于在跨界河流水文报汛、防灾减灾上的守望相助,各国之间不断增进了相互了解和信任,因而更需要高瞻远瞩的构想与谋划,澜湄合作机制应运而生。 

  澜湄合作机制从提出倡议,到筹建规划,再到启动合作,仅用了一年多时间。2014年11月,李克强总理在第17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上倡议建立澜沧江-湄公河合作机制,得到湄公河各国积极响应。 2016年3月,澜湄合作首次领导人会议通过《三亚宣言》,澜湄合作机制正式建立。将水资源合作列为五个优先领域之一,开启了澜湄水资源合作的新篇章。 

  2016年,澜湄合作机制刚刚建成,澜湄流域各国普遭大旱,湄公河水位降至近90年来最低,中方在自身同样受灾的情况下,通过调度境内景洪水电站对下游实施应急补水,有效缓解了老挝、缅甸、泰国、柬埔寨、越南等国的旱情。 

  因水而生的澜湄合作,连接起了六国发展的命运与福祉,以合为道,共谋和谐,自此勾勒出次区域共同繁荣的美好愿景。 

  合作共赢  因水而兴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成功书写了合作是实现共赢必由之路的历史篇章。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平台,澜湄合作树立起以合作共赢为特征的新型国际关系典范。 

  澜湄合作因水而生,也将因水而兴。合作机制建立伊始,澜湄水资源合作的突出特点就是务实和惠民,正如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所言,澜湄合作不做高大上的“清谈馆”,要做接地气的“推土机”。 

  从2017年2月澜湄水资源合作联合工作组成立,到2017年6月中国水利部成立澜湄水资源合作中心支撑联合工作组开展工作,中方组织实施了城乡供水规划与管理培训、流域与水资源综合管理培训、澜湄合作水资源高层次人才计划、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讨会等活动,邀请湄公河国家800余人次来华参加水利技术交流。 

  “湄公河国家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快速发展阶段,都有建设水利等基础设施和提升水资源管理水平的迫切需求。中国在水电开发和管理、洪水预报、防洪管理等方面有较成熟的经验。我们愿发挥自身优势,为各国开展技术培训,开展上下游水文站和水利设施互访,同时积极支持中国企业按照可持续发展理念参与各国的水利建设,实现合作共赢。” 2018年4月5日,湄公河委员会第三届峰会在柬埔寨暹粒举行,作为中国代表团团长,水利部部长鄂竟平的一番话语掷地有声。 

  从中泰澜湄合作专项基金水资源项目合作协议签署到首届澜湄水资源合作论坛举办,再到《澜湄水资源合作五年行动计划(2018—2022)》发布……澜湄水资源合作的高效务实,使各国间合作保持充足的活力,合作各方不仅感到有盼头,而且实实在在觉得有甜头。 

  正如水利部国际合作与科技司司长刘志广所言,澜湄水资源合作已经驶入快车道,相关合作已经全面进入了成长期。 

  2018年,首批132个澜湄合作专项基金项目顺利实施,近30个基础设施和工业化项目开工,为澜湄流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老挝自然资源与环境部部长宋玛说:“中国水利部在老挝典型河流流域综合规划、人力资源培训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为老挝培训了70多名水利人员,正在帮助老挝建立51个水文观测站,这将极大促进老挝气象水文和水资源管理领域的能力建设。” 

  澜湄水资源合作根据六国共同需求量身定制,合作事务由六国共同主导,反映六国的共同利益诉求。在这里,“澜湄速度”“澜湄效率”得以彰显,流域各国通过深挖合作潜力,释放6个1相加大于6的能量,推动了各国找到符合自身国情的水利发展道路,最终成就澜湄国家命运共同体。 

  一衣带水  共绘蓝图 

  古都琅勃拉邦是个古色古香的小山城,位于湄公河畔群山环抱的谷地,是老挝现存的最古老城镇,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2019年3月29日,老挝南乌河综合规划报告国家咨询会在此召开。综合规划基本情况、总体规划布局、专项规划情况……来自水利部的专家汇报并征求老方意见和建议,得到了老方宋玛部长的肯定。 

  积极探索更多惠及民生、具有潜力的发展领域,一步一个脚印推动合作走深、走实,澜湄水资源合作不仅低头接地气“推土”,更注重抬头看路。 

  翻开《澜湄水资源合作五年行动计划(2018—2022)》,这份前瞻性、纲领性的文件,除涉及水资源与绿色发展、水资源管理与应对气候变化、水利产能合作与互利共赢等内容外,还涉及农村地区水利与民生改善、水电可持续发展与能源安全等领域。 

  农村地区水利与饮水安全,对于那些世世代代默默无闻的澜湄流域人民来说,是参与到区域合作中从而改变命运的关键,也是构筑地区命运共同体的关键。 

  针对五年行动计划,澜湄水资源合作中心组织专家针对澜湄国家不同类型饮用水水源地,不同供水方式下农村饮水安全面临的典型问题进行了摸底调查。同时,加强农村社区和其他关键利益相关方参与到农村饮水安全工作中,并逐步在整个区域铺开,中方将为澜湄地区的农村供水安全工作提供经验和技术支撑。 

  澜湄水资源合作不仅以提高澜湄区域水治理能力、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为目标,更是把服务各国民生福祉放在突出的位置,并为此而做出努力,让澜湄各国能够更深刻感受到一衣带水的情谊。 

  一项项部署,一张张蓝图,一次次握手,澜湄水资源合作就像“推土机”的引擎,不仅为六国发展繁荣的美好愿望付诸实践提供源源不断的动能,更对区域整体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引领意义。 

  世世代代生活在澜湄流域的不同民族,用不同的语言传唱着希望家园和谐美好的共同祝愿。澜湄合作正如一趟开往春天的列车,搭载上澜湄流域各国人民,让他们的福祉能够一年更比一年多,各国发展前景一年更比一年好,保持澜湄地区的祥和与安宁,也让中国-东盟合作更上一层楼,为亚洲的和平稳定、发展繁荣作出新贡献。



访问量统计 网站声明 网站地图

淮河水利委员会版权所有 主办: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 承办:淮委治淮宣传中心  淮委水文局(信息中心)

淮委总机:0552-3092114  地址:安徽省蚌埠市东海大道3055号  邮编:233001

网站投稿:hhsl@hrc.gov.cn;  13675695430@163.com(值班) 

皖ICP备2022008774号-1      皖公网安备:34030002000326    网站标识码:  bm20030002

淮委官方微信
淮河水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