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当前位置:首页 > 学习论坛>详细
站内搜索
栏    目:
关键字:
学习论坛
水文化学习考察记
发布时间: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本站原创  责任编辑:管理员  浏览次数:

五月初夏,蓬勃靓丽,时恰逢“五四”青年节。
    以响应“拥抱新时代,践行新思想,实现新作为”青春宣言,激励治淮青年勇做新一代水利建设者和接班人,在激情奋斗中绽放青春光芒。5月10日至12日,淮委青联组织青年职工代表赴中国水利博物馆、曹娥江大闸开展水文化学习考察,我作为技研中心选派的青年职工代表有幸参加。
    “漂在水上”的水晶宝塔
    中国水利博物馆是水利部直属的国家级行业博物馆,地处杭州钱塘江南岸,建筑面积3.65万平方米,高128.9米,采用塔馆合一的设计,实现了古典风格、现代材料和先进技术的完美结合,是一座“漂在水上”的水晶宝塔。
在讲解人员的带领下,水与人类文明、水利千秋、水中万象等核心展区陆续呈现在大家们面前。水与人类文明展区以“水开鸿蒙”、“水主沉浮”、“水利万物”、“水润天下”、“水佑邦国”和“水顺自然”六面巨幅铜浮雕汇聚而成,阐述水与人类文明关系,阐释治水的重要意义。水利千秋展区分为“早期水利”、“古代水利”、“近代水利”和“当代水利”四大展厅,采用场景复原、文物陈列、图文展示等方式,全面展现中华民族光辉的治水历程,重点展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伟大治水成就,数以千计的馆内收藏让青年们领略了中华民族的水利历史和文化。“大禹治水”的声光场景效果震撼,《中国之水》的3D影片场面宏大,近代百年水涝灾害一幕幕刻骨铭心,这坚定了每一个治淮青年作为新一代水利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理想信念。
    登上博物馆顶层,映入眼帘的是“龙施雨沛”展项庄严而华美的印章,印章四面刻印的篆体铭文、基座上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大神兽的琉璃浮雕以及错落有致的龙形铜纹让人大开眼界,深刻诠释中国水利的文化内蕴。中华文明以水为本、以民为生的博大精神和上善若水、以利万物的深深理念与这一幅幅彰显水文化壮美画卷一同镌刻在每位治淮青年的心中。
    “大哉壮丽”河口闸
    曹娥江大闸枢纽工程位于浙江省绍兴市,钱塘江下游右岸主要支流曹娥江河口,是浙江省“五大百亿”工程浙东引水工程的重要枢纽,是一座具有防潮(洪)、排涝、水资源开发、航运等综合利用的大Ⅰ型水利枢纽工程,也是集现代工程样板、水乡文化风情、田园生态风貌于一体的绍兴文化生态旅游新亮点。
    曹娥江大闸枢纽工程由挡潮泄洪闸、堵坝、鱼道、导流堤、观光廊道、闸上江道堤脚加固、上部建筑工程、环境与文化配套工程等组成,婉如一条凌空的巨龙,横卧在江口,承载着曹娥江流域曾经的悲欢过往,述说着一段崭新的水利盛事,积淀着博而宏大的文化内涵。
    曹娥江大闸作为新建在河口的一项重大水利工程,必然会遇到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难题。曹娥江河口属钱塘江强涌潮区域,河床冲淤变化频繁,涌潮对水工建筑物破坏性很大;这里地质复杂,大闸所在位置的河床表层以粉细沙层和淤泥质亚粘土层为主,受振动易液化,工程易出现不均匀沉降;这里江海交汇,海水对工程腐蚀性极强,对大闸的混凝土浇筑及金属结构防腐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若处理不当,将严重影响整个工程寿命;这里水文气象多变,突发性天气频繁,暴雨、台风、洪水、飑线时常光顾,严重影响大闸施工。
    国家两院院士、水利部总工到教授高工,许多专家都主动参与了大闸工程的科研论证,多次赴现场考察、调研与攻关。大闸建设期间,建设者致力于科技创新,针对多种技术难题,先后开展了软土地基基础处理、水工高性能混凝土及温控防裂、金属结构防腐、双拱空间网架平面钢闸门、闸下泥沙冲淤、水利枢纽布置等30多项专题试验研究,取得了多项研究成果,在确保大闸如期顺利建成的同时,大闸的技术与工艺达到了国际和国内的领先水平。
    曹娥江大闸主体建筑的三层设计,不仅融合着水利文化,也体现着现代水利技术的发展,更让我们感受到具有浓厚江河特色的人类水利文明。其上层是观光廊道,可观潮观景;中层是大闸工作桥,可欣赏二十八星宿文化和曹娥江名胜与典故;下层大闸管道间,可参观大闸工程的外观内质。站在大闸上,可以看到北侧波涛汹涌的钱江大潮,南侧平静如镜的曹娥江和飞虹一般的闸前大桥,感受天地之间的广阔无垠。
    一座大闸的建成是大禹治水事业的延续,是一种水利行业精神的弘扬。而一个以大闸为核心的景区,更是水利工程和生态景观,现代文明和历史文化的完美结合,是大自然的杰作,更是建设者的凯歌。契合地域风貌,融合水利文化元素的水利工程必如一颗颗魅力四射的靓丽明珠,天人合一,婀娜多姿,艳丽迷人。
    通过现场考察学习,我深刻了解到中国水文化博大精深的内涵,切身感受到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水利建设的辉煌成果,也深刻领会到新时期水利工作的伟大成就和发展方向。对扩宽我们青年的视野,开拓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新思维、新思路,加深对水利知识和水利工程的学习了解具有重要价值。
    作为新一代水利人,我会进一步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大精神,坚定理想信念,提高政治站位,将学习的成效体现到具体的岗位工作之中,不断提高服务治淮中心工作的能力,在推进新时代治淮事业发展中贡献青春力量。

已到最后一张图片了。

重新播放



版权所有:淮委水利水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地址:安徽省蚌埠市东海大道3055号   邮编:233001  

联系电话:0552-3093767  投稿邮箱:jyzx@hrc.gov.cn

皖ICP备2022008774号-1      皖公网安备:3403000200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