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三次赴安徽考察,为安徽水利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注入了强大动力。近年来,安徽省佛子岭水库管理处党委始终牢记总书记嘱托,锚定“争创国内一流水管单位”目标,在保障防洪安澜、强化供水保障、做实生态守护、抓好文化传承等领域深耕细作,让“新中国第一坝”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在安徽水利高质量发展大局中彰显担当作为。
防汛抗旱守底线 筑牢安澜防护网
作为淮河流域重要水利枢纽,佛子岭水库群始终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贯穿防汛抗旱工作全过程。持续优化佛子岭、磨子潭、白莲崖三库联合调度工作机制,经过多年持续努力,2024年水库群调度运用计划获批调整,新增兴利库容约1亿立方米,显著提升水旱灾害防御能力。扎实开展汛前准备工作,修订应急预案,严格执行汛期24小时值班与领导带班制度,做到“设备检查消缺率100%、设备一次性开停操作成功率100%、半小时内完成一套防洪调度预报方案”,成功应对2020年洪水、2022年50年一遇特大干旱、2024年多轮强降雨,防洪调度预警信息发布管理方案作为示范文本在全省推广运用。今年以来,佛子岭水库群累计供水7.05亿立方米,其中保障下游沿河市县生活用水3.08亿立方米(含合肥专供2.4亿立方米),支撑淠河灌区农业灌溉3.42亿立方米,补充下游河道生态用水0.55亿立方米。当前,佛子岭水库群日均向下游供水超530万立方米,水库群综合效益充分发挥。
工程管理提效能 夯实安全硬支撑
工程运行管理是水库管理的核心工作。管理处先后实施三座水库大坝安全改造提升项目,建成观测巡查电梯,完成磨子潭水库安全隐患处理,推动白莲崖大坝获评“一类坝”,2021年顺利通过工程标准化管理考核验收。同时,修订完善《水利工程运行维护项目管理办法》等制度,规范日常管理流程。安全生产领域,定期开展“一把手查安全”活动,常态化推进隐患排查整治,形成全员参与的安全氛围,成功获评“水利安全生产标准化一级单位”。高质量完成水利部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六项机制”建设试点任务,相关经验在全国推进会上交流,江苏、河北、云南等30余家单位前来调研学习,为全国水利安全生产工作提供“佛子岭经验”。
生态保护筑屏障 守护江淮好山水
佛子岭水库群是淮河流域乃至长三角地区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管理处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河湖长制为抓手,推动管理处从县河长办成员单位升级为县级河长单位。增设水政监察支队及三个大队,制定工作规则,建立库区月度巡查与联合执法机制,纵深推进河湖“清四乱”常态化规范化,2021年以来依法审查涉河建设项目17个。同时,会同地方政府完成三座水库保护范围划定,构建“范围明确、权属清晰、责任落实”的管理体系,确保库区水质常年保持国家Ⅱ类标准以上,为江淮大地守住生态底色,筑牢水生态安全防线。
科技创新赋新能 驱动发展加速度
紧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指示,管理处以科技赋能水利现代化建设。基本建成三座水库运行管理矩阵平台,初步构建“天空地水工”全天候监控透彻感知体系;升级改造雨水情自动测报系统与大坝安全监测系统,运用新技术对工程设施进行全方位、实时化监测,提升监测精准度。持续优化水雨情测报站网布局,升级洪水预报软件,努力延长洪水预见期、提高预报精准度。主动对接中科院、南京水科院、河海大学等“大院大所”,联合开展大坝生命周期、水资源调度等课题研究;成立技术委员会,加强干部职工专业培训,推动水利科技成果转化应用,让科技创新成为水库群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文化传承促融合 擦亮水利新名片
习近平文化思想为佛子岭水文化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近年来,管理处深挖“新中国第一坝”的文化内涵,在保护中传承、在创新中发展,让水文化成为带动地方发展的“新动力”。
从编纂出版《佛子岭水库群志》,到推进“佛子岭大学”“水利一师”旧址恢复;从完成历史档案电子化处理,到建成佛子岭水库文化馆、佛子岭大坝安全监测技术科普馆,管理处用匠心守护水文化根脉。如今,佛子岭水库不仅入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更在2024年成为安徽首家水利部水工程与水文化有机融合案例,2025年水库群入选安徽省科学技术普及基地,年均参观量超10万人次,带动周边乡村旅游、特色农业蓬勃发展,让“佛子岭”品牌成为连接文化与民生的纽带。
牢记嘱托担使命,逐梦江淮再出发。站在新的起点,安徽省佛子岭水库管理处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和关于治水的重要论述,积极践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锚定“争创国内一流水管单位”目标,在防汛抗洪、生态保护、科技创新、文化传承等领域持续发力,奋力推动水库群管理事业再上新台阶,为建设现代化美好安徽贡献更大力量!
直属单位网站
流域厅局
水利站点
政府网站
淮河水利委员会版权所有 主办: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 承办:淮委治淮宣传中心 淮委水文局(信息中心)
淮委总机:0552-3092114 地址:安徽省蚌埠市东海大道3055号 邮编:233001
网站投稿:hhsl@hrc.gov.cn; 13675695430@163.com(值班)
皖ICP备2022008774号-1
皖公网安备:34030002000326 网站标识码: bm200300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