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淮河水利网!
淮委综合应用门户 设置首页 加入收藏
一朵玫瑰“牵”两端 生态经济两相赢——日照市创新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新模式
发布时间:  作者:日照市水利局  来源:日照市水利局  责任编辑:杜雅坤

在水土保持生态价值转化的探索中,日照市五莲县创新“治理筑基、产业赋能、机制创新”三维路径,以药食同源玫瑰花定向供给权交易为突破口,创新“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新模式”。将昔日“坡陡沟深、土散水失”的生态脆弱区,打造成“生态可量化、价值可交易、效益可持续”的示范样板。

一、治理筑基:创新“生态修复+产业培育”双轨模式,筑牢价值基底。

刘家坪小流域总面积15.87平方公里,治理前因“坡陡、土松、雨集中”,水土流失问题突出,成为生态价值转化的“先天梗阻”。五莲县依托省级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项目结合社会资本投入,跳出“治理即修复”的传统框架和“重工程、轻效益”的治理惯性,提出“治理与产业培育同步规划、生态修复与价值实现同步推进”理念,实现两大突破:

生态修复精准化。立足“山、水、茶、花”本底,构建“生态修复—工程治理—长效保护”三道防线——通过梯田提质、沟道疏浚、植被固坡,显著提升蓄水拦沙能力,改善种植条件,为产业种植扫清生态障碍。

产业培育前置化。在生态修复的同时,同步引入药食同源重瓣玫瑰花,创新“田坎立体种植”模式——利用玫瑰发达根系固土锁水、繁茂枝叶降低风速的生态特性,既加速生态修复,又为后续产业发展埋下“绿色种子”,实现“修复即铺垫、治理即赋能”的超前布局。

二、产业赋能:打造“合作社牵头+全链贯通”特色模式,激活价值动能。

“生态成效若不能转化为经济收益,治理成果难以持久”。因此,五莲县以振承茶业专业合作社为核心,推动玫瑰从“生态植物”向“高价值商品”跨越,形成两大亮点:

种植端“示范+联结”破局。合作社在小流域内免费给农户提供优质苗木种植,组建专家团队上门指导管理技术,并牵头保价收购玫瑰花瓣。带动300余户村民参与,种植面积扩展至1050亩,盛产期年采摘鲜花94.5万斤,昔日“水土流失坡”成功蜕变“玫瑰增收田”。

效益端“生态变现”凸显。盛产期内,玫瑰花亩产收益10000元,较传统种植农作物种植增收数倍以上,直接带动参与农户年均增收200万元以上,真正实现生态“绿色成果”转化为产业“金色收益”。

三、机制创新:构建“产权交易+生态反哺”闭环模式,保障价值可持续。

“一方沃土,方能孕育玫瑰之琼芳”,依托于良好的生态环境,小流域内产出的玫瑰花瓣是生产玫瑰花红茶的优质原材料,市场需求旺盛。五莲县以“获得小流域内优质玫瑰花货源”为突破,实现物质定向供给权交易,创新出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转化新模式。

价值量化先行。依托生态产品价值评估,核算小流域综合治理后,400亩林业产品(玫瑰花)定向供给价值较市场平均价值增值36万元/年,为生态价值交易提供“数据标尺”。

产权交易破局。搭建“政府监管+合作社运营”的公开交易平台,面向玫瑰深加工企业出让“药食同源玫瑰花定向供给权”——企业通过竞拍获得优质稳定货源,农户通过“供给权锁定”稳定收益。

收益反哺闭环。合作社定向供给权交易获得转化收益,将用于玫瑰花产业发展、村民创收共富和区域水土流失治理及水土保持功能巩固,形成“治理促产业、产业稳收益、收益护生态”的良性循环,让生态价值转化“可持续、能循环”。

刘家坪小流域的实践,深刻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价值转化需以系统治理筑牢基底,以特色产业激活潜力,以机制创新保障闭环。未来,日照市将推广这一模式,让更多小流域复制“刘家坪经验”,实现生态与经济共赢。



访问量统计 网站声明 网站地图

淮河水利委员会版权所有 主办: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 承办:淮委治淮宣传中心  淮委水文局(信息中心)

淮委总机:0552-3092114  地址:安徽省蚌埠市东海大道3055号  邮编:233001

网站投稿:hhsl@hrc.gov.cn;  13675695430@163.com(值班) 

皖ICP备2022008774号-1      皖公网安备:34030002000326    网站标识码:  bm20030002

淮委官方微信
淮河水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