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淮河水利网!
淮委综合应用门户 设置首页 加入收藏
第十一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水文化论坛在曲阜尼山开幕
发布时间:  作者:山东省水利厅  来源:山东省水利厅  责任编辑:杜雅坤

7月10日上午,第十一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水文化论坛在曲阜尼山开幕。来自中国、法国、希腊、埃及、巴西等12个国家的60位专家学者分别以主旨演讲和圆桌对话形式,聚焦“水文化与全球现代化”主题,围绕水文化与人类文明历史、全球合作共赢、人类命运未来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度研讨,形成了一系列兼具理论高度与实践价值的学术共识,为新时代水文化研究与全球水治理实践注入了新的思想动能。

水利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刘冬顺出席论坛并致辞。水利部原党组副书记、副部长,中国大坝工程学会理事长,山东省水利科技专家委员会主任矫勇作主旨演讲。省政府党组成员、副省长陈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亚地区办事处主任兼代表夏泽翰致辞。水利部办公厅一级巡视员李晓琳,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杨锋,省政府副秘书长薛超文出席。省水利厅党组书记、厅长黄红光主持论坛开幕环节。

刘冬顺在致辞中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开创性提出“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中国治水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尼山世界文明论坛首次设立水文化平行论坛,聚焦多元文明互鉴与水文化遗产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刘冬顺就保护传承弘扬水文化提出三点倡议:一是追溯江河文明之源,系统挖掘水文化中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规范等,揭示水文化形成发展的历史脉络;二是丰富新时代水文化内涵,大力弘扬新时代治水的思路经验,凝练水利高质量发展的创新理念,建构河流伦理,生产出更多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水文化作品;三是加强水文化交流互鉴,共享治水理念、治水方案、治水经验,深化互学互鉴,从不同文化中寻求智慧、汲取营养,携手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水安全挑战。

陈平在致辞时说,山东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发祥地,水文化源远流长、底蕴深厚。千百年来,黄河文化、运河文化、海洋文化、泉水文化在这里兼容并蓄、相得益彰。近年来,山东着力加强水利遗产保护利用、深化水文化阐发传播、丰富水文化建设载体,齐鲁水文化的独特魅力、突出优势进一步彰显。山东将以本次论坛为契机,立足治水新实践,加快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先进水文化,为推进人类现代化进程作出更大贡献。

夏泽翰在致辞时说,作为联合国系统内深耕教育、科学、文化与传播领域的专门机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始终恪守守护人类共同遗产、促进文明互鉴、维系世界和平的崇高使命。回望中华文明长河,水不仅是生存之基,更是道德与哲学理想的象征。他呼吁,勿将水仅视为待管理的资源,而应视其为需珍视的共同遗产,视其为联结文明、滋养生命、凝聚共识的永恒源泉。

论坛主旨演讲环节聚焦“水文化与人类文明历史”“水文化与全球合作共赢”“水文化与人类命运未来”三个分议题,矫勇在题为《治水与水文化的系统关联》的主旨演讲中,畅谈河流对四大文明古国产生的重要影响,立足气候地理条件、江河特征、经济社会需求等五个方面深入阐释治水与水文化的系统关联,从民族精神、国家形态、古代哲学等方面总结阐述治水产生的重要影响,并就继承和弘扬好中国水文化提出独到见解;国际水利与环境工程学会主席菲利普·顾博维尔,埃及旅游和考古部部长助理阿迈德·瑞和马,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彭静等3位嘉宾分别作主旨演讲。国际灌排委员会荣誉副主席穆罕默德·瓦赫巴,希腊国家开放大学原校长、国际水协会水与古代文明专门委员会主任雅尼斯,国际水历史学会原主席、法国水科学院院士、湖北大学特聘教授郑晓云,清华大学秀钟书院院长、教授胡洪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原党委书记、教授朱海风等与会国内外嘉宾开展两轮圆桌对话,碰撞智慧、交融思想,共商全球水问题协同治理之道。论坛总结阶段,向国内外26位山东省水文化学会特聘专家颁发聘书,并发布《第十一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水文化论坛倡议》,呼吁全球水文化界:尊重世界各国水文化的多样性,强化不同文明之间水文化交流互鉴,积极构建全球水文化共同体,以对话弥合认知差异,以保护传承历史文脉,以协作应对共同挑战,以创新开拓治水新途,让跨文化交流汇成合力,让多元水文化为人类可持续发展注入不竭动力。论坛期间,还组织国内外嘉宾学者赴泰安东平戴村坝参观考察。

本届水文化论坛为尼山世界文明论坛首次设立,由山东省水利厅、济宁市人民政府主办,山东省水文化学会、山东水利职业学院、山东省水利科学研究院、济宁市城乡水务局承办。水利部有关司局、直属单位及流域管理机构有关负责同志,有关国内高校及科研机构、省直有关部门(单位)、济宁市政府及城乡水务部门有关负责同志,各界媒体记者等参加活动。



访问量统计 网站声明 网站地图

淮河水利委员会版权所有 主办: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 承办:淮委治淮宣传中心  淮委水文局(信息中心)

淮委总机:0552-3092114  地址:安徽省蚌埠市东海大道3055号  邮编:233001

网站投稿:hhsl@hrc.gov.cn;  13675695430@163.com(值班) 

皖ICP备2022008774号-1      皖公网安备:34030002000326    网站标识码:  bm20030002

淮委官方微信
淮河水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