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淮河水利网!
淮委综合应用门户 设置首页 加入收藏
《中国水利报》|各方联动 整体发力 系统治理 分类施策——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副主任姬宏谈母亲河复苏行动的要点和重点
发布时间:  作者:魏晓雯  来源:《中国水利报》  责任编辑:倪洁洁

淮河流域开展母亲河复苏行动,面对哪些挑战,需要克服怎样的难题?

姬宏:淮河流域地处我国南北气候过渡地带,是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衔接区域,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大运河文化带、中部地区崛起等重要战略的叠加区域,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大局和生态安全全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淮河流域(含山东半岛)气候复杂多变,降水年际变化大、年内分布不均,多年平均年降水量为838毫米,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928亿立方米,以约占全国3.3%的水资源总量,承载了全国14.5%的人口和12.3%的耕地。加之水资源分布与流域人口和耕地分布、矿产和能源开发等生产力布局不匹配,经济社会发展与水环境承载能力不协调,流域水资源、水环境和水生态面临较大压力,如部分地区水资源保障能力不足,“三生”用水矛盾突出;个别河道内生态用水被挤占,存在河道断流、湖泊萎缩等情况;部分生产建设活动对河湖生态空间造成挤压,存在侵占河湖、湖泊历史围垦等河湖“四乱”(乱占、乱采、乱堆、乱建)问题,淮河流域河湖生态保护治理仍面临多重挑战。

淮委是如何协调、指导和监管流域各省全面落实母亲河复苏行动目标任务,助力淮河流域断流干涸萎缩河湖恢复生命、重现生机的?

姬宏:为全面做好淮河流域母亲河复苏行动,淮委进一步加强组织指导,通过强化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开展水资源统一调度、加强河湖水域岸线空间管控等一系列举措,母亲河复苏取得积极进展,流域9条母亲河全部实现全线贯通和增加有水河长、时长目标。

一是聚焦突出问题,靶向精准施策。淮委组织流域各省全面排查流域内断流萎缩河湖,统筹考虑修复必要性、可行性,选定浉河、小清河、丁堡河等9条河流作为首批母亲河实施复苏行动。从流域整体角度,指导流域各省根据母亲河天然水文特征,以实现季节性河流恢复季节性有水、常年流水河流恢复全年有水为目标,逐河编制母亲河复苏“一河一策”方案,细化主要任务、重点措施、进度安排,明确实施主体、组织分工、管理措施和保障措施,确保实施一条、见效一条。

二是落实刚性约束,强化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淮委协同流域各省全面完成浉河、史灌河等9条母亲河水量分配和生态流量保障目标确定工作,明确地表水水量分配份额,细化重要断面、工程生态流量和水量下泄指标。严格水资源论证和取水许可审批,从严把好节水评价关;加强取用水监督管理,实现淮委与流域各省取用水监测数据互联互通、规模以上取用水在线监测全覆盖,建立超许可取水预警机制。探索推进取水口规范化建设和管理,持续激发水资源刚性约束效能。

三是强化体制机制保障,汇聚复苏合力。淮委在母亲河复苏行动中充分发挥河湖长制作用,将其列入淮河流域省级河湖长联席会议年度工作要点,定期通报工作进展。指导完成淮河流域9条母亲河健康评价,全覆盖对淮河流域9条母亲河开展地物遥感图斑解译工作。推动母亲河治理纳入水生态修复和中小河流治理项目。加强地下水超采治理,指导实施泗河、小清河流域地下水超采治理项目,小清河和泗河复苏河段涉及的地下水超采区均处于水位稳定或上升状态。指导推进水生态保护,泗河兖州段、小清河济南城区段、贾鲁河郑州城区段、潢河新县段、光山段共约114千米河段建成淮河流域幸福河湖。积极推动洪泽湖、骆马湖、高邮湖等流域重要湖泊退圩还湖,累计退圩还湖超260平方公里,河湖生态加快复苏。

四是强化数字赋能,提升复苏质效。持续开展9条母亲河生态流量、有水河长时长、河流水质及河流周边浅层地下水水位等要素监测分析,利用无人机、遥感技术,提取复苏前后水面面积、水色、河岸带植被覆盖度等指标,对比评估母亲河水生态变化情况和修复效果。推进数字孪生淮河建设,整合多方资源,充分利用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生态流量在线预警评估等功能,支撑母亲河复苏进展动态展示、跟踪督导和成效评估。

五是统筹水资源调度,强化生态流量管理。淮委立足流域整体,结合年度来水情况和区域年度需水预测,组织编制淮河干支流年度水资源调度计划,指导流域各省制定母亲河年度水资源调度计划,实施包括生态流量目标在内的水资源统一调度,将生态用水调度纳入蚌埠闸、鲇鱼山水库等工程日常运行调度规程,实施动态监管。印发实施淮河干流、史灌河等17条重点河湖生态流量保障实施方案,实时发布预警信息,建立生态流量会商机制,严格生态流量过程监管和考核评估。近年来,流域重点河湖生态流量满足程度持续维持在90%以上。

当前,淮河流域河湖复苏还面临哪些挑战?如何应对?

姬宏:近年来,淮委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切实履行流域管理职责,持续推进首批9条母亲河复苏行动,取得较好成效,但流域其他河湖仍存在水资源短缺、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不高、统一调度管理体制不健全、水资源智慧化管理水平不高等问题。

下一步,淮委将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问题导向,强化系统思维,全面推进流域母亲河复苏行动,为流域母亲河恢复生命、重现生机做出积极贡献。一是强化组织统筹,巩固9条母亲河复苏成效,积极做好新一轮流域母亲河复苏行动。二是强化刚性约束,统筹供用耗排全过程管理,提升流域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三是科学配置水资源,强化流域水资源统一调度,增强供水安全保障能力;四是强化生态流量管理,严格水域岸线管理保护,改善河湖生态环境。五是推进数字孪生淮河建设,持续完善“天空地水工”一体化监测感知体系,提升水资源管理能力和水平。

(原文刊于2025年7月25日《中国水利报》4版)



访问量统计 网站声明 网站地图

淮河水利委员会版权所有 主办: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 承办:淮委治淮宣传中心  淮委水文局(信息中心)

淮委总机:0552-3092114  地址:安徽省蚌埠市东海大道3055号  邮编:233001

网站投稿:hhsl@hrc.gov.cn;  13675695430@163.com(值班) 

皖ICP备2022008774号-1      皖公网安备:34030002000326    网站标识码:  bm20030002

淮委官方微信
淮河水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