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淮河水利网!
淮委综合应用门户 设置首页 加入收藏
水土保持监测站站长 孙锋: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推动 安全生产“六项机制”在水土保持监测工作中落地见效
发布时间:2025-06-27 15:34:22  作者:孙锋  来源:水土保持监测站  责任编辑:姚倩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

推动安全生产“六项机制”在水土保持监测工作中落地见效

水土保持监测站站长 孙锋

安全生产是水利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前提和坚实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安全生产作出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强调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决守牢安全发展底线。作为淮河水利委员会直属事业单位,淮河流域水土保持监测中心站承担着全流域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和技术服务工作,我们必须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指示精神作为一项长期政治任务,持续夯实安全基础,提升本质安全水平,推动水利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六项机制”落地生根、见行见效。

一、压实安全责任体系,筑牢思想根基与组织支撑

安全责任是安全生产的“压舱石”。我们严格落实“三管三必须”要求,建立健全“主要负责人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项目负责人具体落实”的责任体系,将安全责任细化分解到站内各科室和各技术服务项目组,明确安全生产职责清单。单位主要负责人坚持亲自部署、亲自过问,定期主持召开安全工作专题会议,带队开展现场巡查和隐患排查,持续传导压力、压实责任。

同时,我们坚持把安全发展理念贯穿到水土保持工作的全流程、各环节中。通过组织全员专题学习、案例警示教育、安全技术培训等形式,强化职工风险防范意识。尤其是在外业调查、无人机操作、自动设备运维等作业环节,进一步细化作业方案,强化技术交底,确保每一名作业人员知风险、懂措施、会应对。

二、突出现场安全管理,提升作业安全管控水平

在承担生产建设项目技术服务工作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服务质量与作业安全”并重的原则,系统推进现场作业标准化、制度化建设。针对野外调查、设备布设、航拍作业等高风险环节,我们分类制定专项安全措施,推行作业风险告知和安全交底制度,确保安全措施与任务部署同步落实。

同时,积极构建“机制+项目+现场”融合管理模式,推动水利安全生产“六项机制”在基层项目一线落地见效。通过事前风险研判承诺、事中动态巡查督导、事后闭环整改复查等手段,强化全过程安全管控。围绕高频作业场景,我们推行岗位风险卡片制度,编制标准化操作规程,并将安全履职情况作为年度工作总结和评价的一部分,引导全体职工牢固树立“安全责任无旁贷”的意识,自觉履行岗位职责。

此外,我们结合站内实际,不断完善办公和作业保障体系。针对汛期作业和野外监测特点,单位统筹采购应急药品、防汛包、感冒药、清凉油、绷带等基础防护物资,并配置必要的消防器材,提升应对突发情况的物质保障能力,切实筑牢安全“防火墙”。

三、强化科技赋能支撑,推进本质安全水平提升

信息化是推动本质安全的重要手段。我们积极推进“技防+人防”相结合的安全管控模式,依托流域水土保持动态监测平台,布设视频监控和传感设备,实现远程巡查与实时预警功能。重点区域和关键节点实现数据互联、信息共享,为风险识别与快速处置提供有力支撑。

在生产建设项目技术服务过程中,我们不断探索数字化赋能新路径,通过数字地图辅助勘察规划、无人机高空巡查提升覆盖效率、视频会商实现远程指导,全面提升项目管理与应急处置能力。同时,围绕新任务、新场景,定期开展制度“回头看”,动态优化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确保机制更新与业务发展同频共振。

安全生产是红线、是底线,更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下一步,我们将以“安全生产月”活动为契机,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精神,进一步提升全员安全意识、规范作业行为、完善管理机制,在服务流域生态安全和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中守牢安全防线、作出更大贡献。




访问量统计 网站声明 网站地图

淮河水利委员会版权所有  主办: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  承办:淮委治淮宣传中心  淮委水文局(信息中心)

淮委总机:0552-3092114  地址:安徽省蚌埠市东海大道3055号  邮编:233001

网站投稿:hhsl@hrc.gov.cn;  13675695430@163.com(值班) 

皖ICP备2022008774号-1      皖公网安备:34030002000326    网站标识码:  bm20030002

淮委官方微信
淮河水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