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淮河水利网!
淮委综合应用门户 设置首页 加入收藏
《中国水利报》:淮委深化用水权改革创新实践——用市场机制破解用水困境
发布时间:  作者:王启猛  来源:中国水利报  责任编辑:杜雅坤

由水利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印发的《关于推进用水权改革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用水权改革工作作出总体安排和部署。一年多来,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积极落实《意见》有关要求,不断探索推进区域水权交易、取水权交易、水权置换等各类型水权交易,发挥好市场在水资源配置中的作用,破解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用水困境,助力淮河流域高质量发展。

烟台市:区域水权交易破解用水困境

在淮委的推动指导下,烟台市莱阳市与芝罘区区域水权交易在中国水权交易所顺利成交,交易水量780万立方米,交易期限为6年。

国家电投公司规划在山东省莱阳市建设6台150万千瓦核电机组,其中一期工程建设2台机组,计划“十四五”期间开工。但是,莱阳市现状年实际用水量已经超过烟台市分配的“十四五”期末用水总量控制指标,面临着新增建设项目无用水指标的发展困境。淮委与省、市水行政主管部门和取水单位积极沟通协调,深入分析研究,确定了通过区域水权交易方式解决莱阳市缺乏区域用水指标的工作思路。莱阳市水利局委托编制了《莱阳市与芝罘区区域水权交易可行性分析报告》,对区域水权交易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交易水量、交易期限、交易价格等主要内容进行了分析,并通过了专家审查。

郯城县:取水权交易实现水源优化配置

郯城县位于山东省南部,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全社会用水量逐年增长,现状取水许可量已达到用水总量控制指标,建设项目无法新增取水许可,严重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且工业用水全部依赖开采地下水,亟需破解用水困局。

在了解到郯城县的用水需求后,淮委因地制宜提出了以水权交易破解用水困局的思路。淮委召开了水权交易工作座谈会,分析郯城李庄灌区通过种植结构调整和渠道衬砌改造、高效节水灌溉推广等节水工程的实施,年度取水指标有较大结余,具备开展水权交易的基础条件。淮委组织召开郯城县水利局与郯城县水务集团有限公司水权交易方案专家审查会,要求进一步论证灌区可交易水量,保障正常年份灌溉用水,确保粮食生产安全。淮委批复同意李庄灌区与郯城县水务集团水权交易方案,明确了交易水量、期限、方式及监管要求。

2022年12月,郯城县水利局与郯城县水务集团水权交易协议在中国水权交易所正式签订。交易完成后,郯城县水务集团向郯城化工产业园年供水1000万立方米,为精细化工和化工新材料循环经济产业集群提供安全稳定水源保障,可实现工业产值近60亿元每年,同时可压减地下水开采量近900万立方米。

淮南市:用水权置换实现企业节水增效

淮南市是全国重要的能源生产基地,大型火电、化工企业众多,用水规模大,取水水源主要为淮河干流地表水。近年来,受淮河上游来水减少、沿线用水增加等影响,淮河蚌埠闸上段用水矛盾日益突出,尤其是枯水年份,城乡居民生活用水、基本生态环境用水保障面临重大挑战。

淮河能源集团拟建设潘集电厂二期工程,年需水量1000万立方米以上。在前期水源论证会上,淮委要求项目充分进行水源方案比选,尽可能减少新增取用淮河地表水,优先使用再生水。经多次协调论证,淮委提出结合潘集电厂容量替代建设方案,以潘三电厂已许可的450万立方米取水指标作为潘集电厂二期地表水源。潘集电厂二期建成运行后,潘三电厂同步关闭,不再从淮河干流取水,实现用水指标等量有序置换,并利用已有取水工程取水,不再新建取水设施。同时,考虑淮南市再生水现状,明确以凤台县污水处理厂再生水作为共同水源,年供水量不低于600万立方米。2022年12月,潘集电厂二期取水许可申请通过淮委审批。

项目建成后,在不新增淮河取水的情况下,潘集电厂二期较潘三电厂,年发电量增加470%;单位发电用水量由每千瓦时2.87立方米减少至每千瓦时1.47立方米,降幅达47.8%。

未来,淮委将深入总结烟台市区域水权交易、郯城县取水权交易等试点经验,进一步推进淮河流域水权制度改革,发挥市场机制在水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实现水资源管理由行政管理为主向“政府+市场”相结合的方向转变,促进水资源在区域间、行业间、用水户间有序流转,健全流域用水权交易体系,创新用水权交易形式,强化水权交易事后监管,以用水权改革推动水资源优化配置和节约集约安全利用,为流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水资源保障。


(原文刊于2023年10月1日《中国水利报》4版)



访问量统计 网站声明 网站地图

淮河水利委员会版权所有 主办: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 承办:淮委治淮宣传中心  淮委水文局(信息中心)

淮委总机:0552-3092114  地址:安徽省蚌埠市东海大道3055号  邮编:233001

网站投稿:hhsl@hrc.gov.cn;  13675695430@163.com(值班) 

皖ICP备2022008774号-1      皖公网安备:34030002000326    网站标识码:  bm20030002

淮委官方微信
淮河水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