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淮河水利网!
淮委综合应用门户 邮箱登录 设置首页 加入收藏
王多梅:治淮前辈的故事
发布时间:2022-10-14 11:21:53  作者:王多梅  来源:档案馆  责任编辑:王佳

千里淮河万卷书,四季浪花唱古今。

历史上,黄河夺占淮河的入海出路,使淮河流域成为全国的重灾区,“大雨大灾,小雨小灾,无雨旱灾”,历尽沧海桑田。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困难重重,在抗美援朝的同时,中央作出“关于治理淮河的决定”,毛主席发出“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号召,一场声势浩大、史无前例的人民治淮运动在淮河大地上掀起。豫、皖、苏、鲁四省人民携手并肩,工、农、兵、学、商一齐出手,“父子齐上阵,兄弟争报名,姐妹不示弱,夫妻共出征”蔚然成风,都为能参加治淮而感到无上光荣。淮河成为新中国第一条全面系统治理的大河,宏大的治淮画卷绘出无数治淮前辈动人的故事。

闻名淮河大地的“铁姑娘”。金秀兰出生在安徽泗县濉河岸边的一个农民家庭里。1950年,年仅18岁的金秀兰积极响应毛主席根治淮河的号召,组织动员本村的13个妇女姐妹,编成一个妇女班,奔赴治淮工地。在濉河疏浚一期工程,施工条件差,一把铁锹、一条扁担、一只筐,全靠双肩抬,两腿走,把土运到大堤上。在分队没有挖河经验陷入困难时,她发声鼓舞“人多力量大,心齐能移山,只要有决心,这点砂礓就是用牙啃也能啃掉”,又对女民工说“姐妹们,要想男女平等,就得好好干个名堂给人看”,有的姐妹脚跑肿了,肩磨破了,她就帮助端饭菜、烧热水让她们洗脚。她还十分注意保护节省物资,建议炊事员5天刮一次锅底,每天可以节省15公斤烧草,在总队推广后,全队每天节省了1250公斤草。在民工面对粮食紧缺思想波动时,她用中国人民志愿军杨根思英雄连在五次战役中蹭三天三夜吃不上饭,饿着肚子拿下敌人五个山头的事迹激励大家克服困难。大家深受感动,齐心协力,拼命干了一个冬春,提前38天完成率施工任务。1951年,当第一期治淮工程结束时,金秀兰所在的民工分队被评为模范集体,她本人被评为治淮特等劳模。第二期治淮工程一开始,金秀兰带着泗县民工队提前10天来到疏浚工程中最艰巨、最复杂的峰山切岭工地,要在50米宽的老龙潭里,把5米深的淤泥一筐一筐送到200米以外的岸上。土塘在下大雪后冻得像石板,一抓钩下去手都震的发麻、虎口出血,金秀兰想出“撬冻法”“分排挖土,揪锨互配,行路分开”“接力抬土法”等方法,解决了冻土问题,工作效率也提高了20%,很快在工地推广。1951年冬开挖排水龙沟时,冰天雪地,寒风刺骨,沟塘里积水成冰,有人主张等天气好再干,可任务紧,不能等。她卷起裤脚,鞋子一脱,不顾脚上冻疮,跳进刺骨的泥水破冰挖泥,女民工一个个跟着跳进水中,平时有些瞧不起这个“黄毛丫头”的男子汉也一个个喊着“向金秀兰学习”。金秀兰曾在接受采访时说“我的成长是与治淮紧紧相连的。我人虽不在治淮战线上,可我是淮河的女儿,我的心时时想念着淮河,思念那沸腾的治淮生活,怀念曾在治淮同甘共苦的领导和战友们......”

永不能忘的“英雄好汉”。1950年7月,淮河流域大水灾时,当时驻防在安徽寿县地区的人民解放军步兵第九О师全体指战员,全力以赴来到淮河、淠河沿岸汛情最严重的险段,进行紧张的抗洪战斗。他们用竹杆门做伐,在洪水淹没树梢、屋顶上,救出近百名幸存者,有的连队宁可自己挨饿受冻,也要把雨衣军服和不多的食物分给灾民,一连奋战20多天。灾民们流着激动的热泪说:“他们是共产党、毛主席教育出来的好战士。”1952年春,人民解放军步兵第九О师改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水利工程第一师,浩浩汤汤奔赴佛子岭工地。根据干部战士的特长,分别编到木工、石工、机械、爆破、水泥、挖土等施工岗位上。他们带着军人的作风传统,展现出最能吃苦受累的坚毅品格,在每项工程上倾洒着无尽汗水。老区人民怀着崇敬的心情赞扬说:“战争年代,他们在保卫大别山根据地红色政权时个个是英雄;现在他们在建设大别山又个个是好汉,老区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他们!”1953年春,水利一师三团全体指战员加入3000余人的淮委测量总队,开始了南从长江,北到黄河,东起海岸,西到豫西山区的大地测量。当时条件艰苦,劳动强度大,一年有八、九个月的时间在野外工作,跋山涉水,自带行李、米面,自己动手买柴买菜做饭。白天奔跑数十里路,工作十几小时,晚上开会学习整理。就是在这样的艰苦困难下,三团的这支“尖兵”以苦为乐,经过了3年的苦战,在淮河流域27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进行了三角网和精密水准的控制测量以及地形河道测量。这群特殊的治淮英雄好汉当年的奉献与奋斗深深地永远地印在淮河两岸人民的心中。

颍上县的“活地图”。羊炜章家住颍河岸边,从小就饱受洪涝灾害之苦。1950年,他加入了治淮大军的行列,先后在阜南县治淮总队任收方员,1958年调到颍上县水利局,与治淮结下了一生的缘分。素有七十二湖之称的颍上县历来灾害频繁,工作的30多年,羊炜章有三分之二的时间在下面跑。为了除害兴利他用了8年时间,跑遍全县的乡、村、庄、寨,勘察了72个湖泊和40多个水系的来龙去脉,访问了数以千计的老农。50年代,他靠两条腿跑,一个区、一个乡、一个村的挨个儿看;60年代,他骑着两个轮子的自行车跑,一个电站、一个堤段、一座涵闸......全县3000多个村庄,他能说出一半村庄名来。每到雨季,他坐在办公室,根据雨情和水文预报,能够准确算出全县各地、各湖洼区内涝淹没的范围,灾情的大小,与排涝所需的时间。不少基层在上报灾情时,都是实事求是,因为他们都知道老羊是颍上县的“活地图”。他对自己的成绩总是闭口不谈,总是把功劳归于党,归于其他同志,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展现着对水利事业的执着追求,对治淮事业的无私奉献。

治淮前辈们在历尽千年沧桑的淮河大地上,留下了一串串坚定奋斗的脚印,在焕发70余年青春的淮河身躯里,奏出了一曲曲嘹亮动听的天籁。万千故事,汇聚成治淮前辈一句朴素的语言“淮河闹灾的苦,我们这辈人算是吃尽了,也吃够了,不能让子孙再吃下去了”。

暮去朝来,春回大地,千里淮河又铺开一幅幅水库与江河一色、绿水与桑田相依的壮美画卷。新一代治淮人,要继续响应毛主席“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伟大号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水的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发扬老一辈治淮人的光荣传统和优良品质,在新阶段新形势下,抓住大好机遇,踔厉奋发,努力开创淮河保护治理事业的新局面,为流域安澜担起水利之责!



访问量统计 网站声明 网站地图

淮河水利委员会版权所有  主办: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  承办:淮委治淮宣传中心  淮委水文局(信息中心)

淮委总机:0552-3092114  地址:安徽省蚌埠市东海大道3055号  邮编:233001

网站投稿:hhsl@hrc.gov.cn;  13675695430@163.com(值班) 

皖ICP备2022008774号-1      皖公网安备:34030002000326    网站标识码:  bm20030002

淮委官方微信
淮河水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