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淮河水利网!
淮委综合应用门户 邮箱登录 设置首页 加入收藏
石英杰: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做好淮河水旱灾害防御工作
发布时间:2019-12-30 15:33:38  作者:石英杰  来源:防御处  责任编辑:王佳

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意义和目标任务,发出了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的伟大号召,也为做好新时代淮河水旱灾害防御工作提供了科学指引。

一、深刻认识做好淮河水旱灾害防御工作的重大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黄河宁,天下平。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的千秋大计。淮河作为中国古代四渎之一,与黄河流域一样是中国古文明的发祥地,养育了华夏民族,培育了中国文化。淮河流域面积27万平方公里,跨豫、皖、苏、鲁四省,人口1.71亿,耕地1.9亿亩;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636人,居各流域之首。流域东临黄海,西、西南及东北部分别为伏牛山、桐柏山、大别山和沂蒙山,山海之间为广阔的平原,平原区面积占流域面积的2/3,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棉、油生产基地和煤炭能源基地。由于地处在我国南北气候的过渡地带,气候温和,土地肥沃,雨量适中,光照充沛,适应多种农作物生长,加上历代淮河人民的辛勤开发,因而这里的物产极为丰富,在我国社会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这是淮河儿女自豪的传唱,也是国人对淮河由衷的赞美。

和黄河一样,淮河流域的防洪保安任务十分艰巨,洪涝灾情时有发生,究其原因,一是淮河流域地处气候过渡地带,降水时空分布极不均匀;二是黄河长期夺淮,打乱了原有水系,淤塞破坏了中下游河道,排水困难;三是淮河干流中下游比降平缓,洪涝延续时间长;四是人口密度大,人与水争地的问题突出,抗灾能力差;五是跨行政区域河道多,当遭遇大洪水时,容易引发水事矛盾和纠纷。

大江大河保护和治理工作事关国家富强,事关民族振兴,事关人民幸福。保障淮河防洪安全,对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重大规划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新时代治淮人治水管水的历史使命感和光荣的政治责任。

二、补齐短板,提升流域防洪除涝减灾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治理黄河,重在保护,要在治理。当前黄河流域仍存在一些突出困难和问题,要加强协同配合,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新中国治淮七十年来,按照“蓄泄兼筹”的治淮方针和历次淮河治理规划,淮河流域基本形成了防御洪水的工程和非工程体系,防灾减灾救灾成效显著。2019年8月下旬,受第9号台风“利奇马”强降雨影响,沂河、沭河分别发生2019年第1号洪水,新沂河沭阳站出现超历史洪水水位。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在国家防总和水利部的统一指挥下,淮河防总和流域四省防指及早谋划,周密部署,积极应对,科学调控,成功防御了流域历次强降雨和台风影响,有效减轻了水旱灾害损失。

随着治淮水利工程建设的全面提升,淮河流域防灾工程体系不断完善,防洪、水量调度方案、预案持续更新,社会发展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但是,淮河流域在水工程防灾联合调度方面仍存在一些差距与不足,主要表现为:防洪调度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程度不高,防洪调度系统综合决策水平科技含量和智能水平还不够高,防汛抗旱调度和应急水量调度的科学化评判能力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流域调度与区域调度之间的协调以及多行业多部门优化协调仍有待进一步加强。当前迫切需要针对淮河流域防洪除涝减灾明显的短板和突出问题,研究和拿出破解难题的新招、实招、硬招,为淮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三、加强监管,形成水旱灾害防御工作合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着眼于生态文明建设全局,明确了“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鄂竟平部长指出,江河治理最关键的是调整人的行为、纠正人的错误行为,要全面加强河湖监管。要牢固树立底线思维,守住水利工程安全底线,运行管理要盯住,监督检查要盯实。防汛抗旱监管作为常态化监管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水利行业强监管的重中之重。

2019年,防御处不断完善流域水利监管体系,提升监管能力和水平,聚力强化重点领域监管,认真开展了强监管工作。通过与流域各地相关部门的共同协作,团结上下游、左右岸,形成防汛抗洪的强大全力,让淮河持续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更好地造福流域人民。委领导亲自主持召开专题会议,对汛限水位监督管理工作作出详细部署。针对水毁修复工程督查、小型水库安全运行专项督查,抽调业务骨干组成督查组,研究制定督查工作方案,委领导亲自带头,各督查组克服导航不准、路途不熟等困难,通过实地查勘、拨打监督电话、询问群众等多种形式了解水毁工程修复、小型水库安全运行等相关情况,确保了督查工作顺利开展。汛期密切关注流域323座大中型水库和重要湖泊等重要水工程调度运用情况,发现水库超汛限水位运行立即与相关省联系,调查核实详细情况,及时督促有关单位按规定控制水库水位,确保水库安全运行。



访问量统计 网站声明 网站地图

淮河水利委员会版权所有  主办: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  承办:淮委治淮宣传中心  淮委水文局(信息中心)

淮委总机:0552-3092114  地址:安徽省蚌埠市东海大道3055号  邮编:233001

网站投稿:hhsl@hrc.gov.cn;  13675695430@163.com(值班) 

皖ICP备2022008774号-1      皖公网安备:34030002000326    网站标识码:  bm20030002

淮委官方微信
淮河水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