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水淮河公司 丁媛媛、刘昱:复苏河湖生态环境,助力流域全面振兴——关于“复苏河湖生态环境”专题的学习感悟
发布时间:2022-02-23 09:39:44 作者:丁媛媛、刘昱 来源:中水淮河公司 责任编辑:王佳
复苏河湖生态环境,助力流域全面振兴——关于“复苏河湖生态环境”专题的学习感悟 由于人类活动范围日渐扩张、世界经济社会高速发展,河湖生态功能退化成为全球广泛关注的问题,河湖水域也成为我国水环境污染、水生态损害等突出问题表现最为集中的区域。为使河湖生态系统恢复结构和功能、复原养育活力,必须解决水生态、水环境长期累积的问题。复苏河湖生态环境,是进入新发展阶段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迫切需要,也是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之一。 2020年11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源头江都水利枢纽,指出要确保南水北调工程成为“四条生命线”,提出了“复苏河湖生态环境”这一议题。随后,李国英部长在2021年的“三对标、一规划”专项行动总结大会上明确提出推动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的六条实施路径,复苏河湖生态环境被列为其中的重要一环。此外,李国英部长在2022年全国水利工作会议上强调,复苏河湖生态环境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基本理念,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提升江河湖泊生态保护治理能力,维护河湖健康生命,实现人水和谐共生。作为从事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工作的治淮人,我认真学习了《水利部关于复苏河湖生态环境的指导意见》和《“十四五”时期复苏河湖生态环境实施方案》,并结合自身专业和工作感受,谈谈个人对“复苏河湖生态环境”议题的心得体会。 《指导意见》和《实施方案》提出,针对河湖水生态系统存在的河道断流、湖泊萎缩干涸、生态流量保障不够、水域岸线受损、地下水位下降、水土流失严重等突出问题,需要统筹水资源与水域岸线空间,统筹地表水和地下水,统筹江河流域的水和沙,重点抓好断流河道与萎缩干涸湖泊修复、河湖生态保护治理、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等,加快复苏河湖生态环境,加强河湖管理保护,维护河湖健康生命,保障河湖功能永续利用,不断提升水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 过去的两年,中水淮河公司生态景观院积极探索淮河流域水生态修复路径,为淮河流域水生态修复与保护贡献自身力量。截至目前,部门已开展的河湖水体生态修复类项目涵盖河道整治、湖泊岸线生态修复、水系连通、水环境综合提升、人工湿地建设、水美乡村建设等多个领域,全面展开河湖健康恢复实践。作为生态景观院一员,本人有幸参与了蚌埠淮河干流生态修复工程、宿迁骆马湖三角区生态修复工程、定远高塘湖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等多个水生态修复类的项目。其中蚌埠淮河干流生态修复工程以提高防洪安全水平、修复两岸滩地、美化城乡环境为建设目标,以滩面为基底,贯通绿廊、复育湿地生境,提升水岸生态效益,创千里淮河第一胜景;宿迁骆马湖三角区生态修复工程以城市防洪安全为前提,连通沟塘水体、修复植被群落,恢复六塘河、中运河两河河口湿地的生态调蓄、栖息地保育功能,打造生态安全的城市绿肺;定远高塘湖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以水安全、水生态、水环境三水同治为理念,通过岸线修复、湿地净化,人工技术介入辅助生态恢复过程,改善入湖水质,塑造蓝绿交织的滨湖风光带,提升水环境品质,实现生态产品服务城乡居民功能,助力定远绿色高质量发展。 通过多个生态修复类项目的学习实践,我认识到流域内各类水体的生态系统完整度和稳定性不容乐观,水生态修复的相关工作基础比较薄弱,河道断流、湖泊萎缩、水质污染等现象仍普遍存在,成为流域高质量发展的突出制约。面对河湖生态环境问题长期积累的严峻形势,我们必须更加重视河湖生态修复问题,从生态系统整体性和流域系统性出发,追根溯源、系统治疗,加快复苏河湖生态环境,助力水利高质量发展。 值此十四五开局之际,对标复苏河湖生态修复的总体方向,我院进行了项目综合布局。以淮河干流蚌埠段为试点样板,将经验推广至淮干上下游段、沙颍河、涡河等重点河道,因地制宜、分期分批构建流域高质量蓝绿生态廊道;推进大运河水生态保护与修复,加强大运河沿线绿化环境建设,形成稳定高效的河道及缓冲带植物群落,改善运河景观和生态功能;以骆马湖、南四湖为先行试验区,针对“清四乱”之后腾退、恢复的岸线进行生态修复,推动骆马湖、南四湖成为淮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根据淮委部署,以“幸福骆马湖”创建为例,精塑亮点、书就幸福河湖新典范,以生态修复为先行铺垫,创造优美蓝绿空间,提升城乡发展软实力,奏响流域全面振兴序曲,将成功模式推广至南四湖、高邮湖、洪泽湖等流域重点湖泊河流。 希望的沃土因水的浇灌而生机勃发,美好的明天因人的笃行而触手可及。通过复苏河湖生态环境议题的专题学习,我进一步提高了思想认识,确保在未来工作中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十六字”治水思路和生态文明重要思想,紧紧围绕指导意见和实施方案要求,立足自身职责,协助淮委和公司全力推动新阶段淮河保护治理高质量发展。根据部门对淮河流域河湖生态修复项目的计划安排,未来我将积极投身于各相关项目中,扎实做好水生态修复与保护的相关工作,不断提高个人专业技能,为复苏淮河流域河湖生态环境奉献一份力量。 |
直属单位网站
流域厅局
水利站点
政府网站
淮河水利委员会版权所有 主办: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 承办:淮委治淮宣传中心 淮委水文局(信息中心)
淮委总机:0552-3092114 地址:安徽省蚌埠市东海大道3055号 邮编:233001
网站投稿:hhsl@hrc.gov.cn; 13675695430@163.com(值班)
皖ICP备2022008774号-1 皖公网安备:34030002000326 网站标识码: bm2003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