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的太阳炙烤着大地,淮河两岸金灿灿的麦子挺着沉甸甸的腰杆,风一吹,发出丰收的乐歌。一台台收割机在田间有序穿梭,一派繁忙景象。这是一个收获的季节,也是一个播种的季节。而我们驱车前往的阜南县,淮委帮扶正在这片贫困的土地上播种着希望。
阜南县王垴村和新庄村是淮委定点帮扶村,多年来,淮委立足实际,选派多名干部驻扎扶贫一线,助力村民脱贫致富。2021年,淮委新一轮帮扶干部接过了乡村振兴的接力棒,成为了村里的第一书记。他们深入群众当中,积极发展特色产业,壮大村集体经济,扶志扶智,努力改善村容村貌,在推进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乡村方面,迈出了新步伐,开始了新探索。
谋划产业促发展 脱贫致富有门路
“你们来晚了,要不然可以尝尝我们大棚里的草莓,真的非常好吃。”新庄村第一书记张志刚乐呵呵地对我们说。他边钻进大棚,边给我们介绍今年新庄村大棚产业发展情况,大棚内一片翠绿映入眼帘,西瓜、羊角蜜等瓜果长势喜人。 “我们现在有85亩大棚基地,今年我们获批了100万的蔬菜大棚建设项目,准备筹划再新建50亩……”他满眼笑容地讲述着大棚产业的前景。据了解,这些大棚每年可再增加村集体收入7万元,同时解决部分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既充分利用本村闲余土地发展村特色产业,又让农民掌握大棚技术,帮助他们增产又增收。2021年,新庄村集体收入63.1万元,较2020年增长了10.1%,预计2022年可继续保持10%以上的增长。
淮委帮扶干部将发展产业作为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始终将乡村企业扶持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新庄村嘉禾食品厂是新建的食品工厂,产品销路广、订单多,但工厂人手不足,为解决这一瓶颈问题,他们通过吸引脱贫户就业,让脱贫户变产业工人,实现了在家门口上班。随着嘉禾食品厂不断发展,预计2022年产值可达600万元,切实拉动了地方经济发展。地处蒙洼蓄洪区的王垴村,因地制宜发展了芡实种植、稻虾养殖等产业,实现收入的多渠道化。通过招商引资打造形成产业规模和品牌优势,2019年阜南国源工艺品有限公司在王垴村建成投产,如今王垴村的木制工艺品漂洋过海畅销国外,村民用双手劳动鼓起了自己的腰包。2021年,王垴村积极申报产业97户,使用村发展基金投资王得峰家庭农场50万元,帮助其发展百余头牛、羊的特色养殖项目,努力实现户户有增收项目、人人有脱贫门路。
基础设施有建设 美丽乡村映眼帘
“自从村里路口有了这个‘天眼’,我们出门办事、下田干活都要安心多了。”王垴村村民们指着路口的监控摄像头高兴地说。王垴村留守的老人和儿童较多,以前的监控系统年久失修存在安全隐患,为解决农村治安问题,王垴村第一书记褚鑫鑫带领村两委筹措资金12万余元建设王垴村监控网络系统,安装50余摄像头,全方位解决监控盲区问题,解决冬防冬治问题,增强村民“安全感”,直接受益群众4000余人。
一年来,淮委帮扶干部在制定到户到人帮扶措施,防止返贫致贫的同时,将基础设施作为乡村振兴的基础和保障,全力打好致富高楼的“地基”。新庄村积极开展进村路拓宽降陡及环境整治提升项目,解决进村路路陡、路窄等不安全因素,极大保障了村民出行安全。去年,村子又实施了第一期“亮化工程”,新增的118盏太阳能路灯基本实现了乡村道路路灯全覆盖,“晚上出门再也不会黑灯瞎火的,走夜路安全多了。”村民高兴地告诉我们。 王垴村积极申请获批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经费280万元,新修田间道路5条,涵桥28座,沟3465米,为村民农业生产生活提供便利,提速乡村振兴步伐。同时,积极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清理房屋迁建剩余建筑垃圾,美化道路建设,为村民们打造了更为干净、整洁、有序的乡村空间。
如今,乡村变美了,人们的生活变好了。干净整洁的村道、错落有致的房屋、生机勃勃的花草树木,构成一幅生机勃勃的美丽乡村画卷。
驻村帮扶办实事 情系群众暖人心
“这位大爷耳朵不好,我们不用按喇叭……”看到村口正在晒麦子的大爷,褚鑫鑫把车速放慢,耐心地一边等着一边跟我们介绍周边村户情况。车子经过的每家每户,总有村民在热情地跟他打着招呼,他对每户居民的情况也了如指掌。一年的基层锻炼让他有了明显的变化,皮肤晒黑了不少,似乎也更健谈了,提起村里还将有哪些可喜的改变时,他眼里亮着光。“脚上沾满多少泥土,心中便沉淀多少真情。”帮扶干部通过进村入户、实地走访,对全村群众逐一摸底,掌握第一手资料,“新庄村现在在家的有172户贫困户、14户边缘易致贫困户和1户脱贫不稳定户以及一些困难户……”张志刚说起村里情况也是如数家珍。
帮扶干部把村民的冷暖牢记在心间,用心用情办实事:面对农产品滞销,他们多方联络帮助采购面粉、食用油和芡实8万元、农产品5.58万元、蜂蜜2万元。群众之事无小事,为80岁的村民王西环老人解决冬天水龙头冻裂、漏水、停电问题,老人冬季取暖用水有了着落;为王垴村24户边缘户55人购买了300万元意外保险,村民们的生产生活、生命安全有了更多保障;帮助新庄村村民解决养羊难题、化解家庭老人赡养矛盾、邻里排水纠纷……拳拳真情,他们用实际行动暖了乡亲们的心,成了他们的贴心人。
一年来,帮扶干部切实做好义务教育控辍保学工作。当了解到新庄村低保户万士红孙子外出苏州,处于失学状态时,张志刚与学校多次沟通,通过空中送教的方式帮助学生继续完成9年制义务教育。我们采访的当天,褚鑫鑫为村幼儿园带去了淮委的关爱和温暖,捐助的小课桌、书包、绘本等教学用品让孩子们感受到了社会的温暖。看着孩子们的笑容,帮扶干部的心里暖洋洋的。
“胜非其难也,持之者其难也”。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是一场接力赛,从2014年到2022年,淮委帮扶干部手里的接力棒一直在传递。
接下来,他们将继续致力于探索发展乡村产业,帮助村民增收致富,让他们过上更好的日子;将党建工作与帮扶工作同谋划、同部署,用党建工作坚定信念,激发斗志,让村党员发挥更好的带头作用;开展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让村民们的生活环境更加整洁、便利和干净……在返程的路上,村民正忙着耕地、播种、浇水…… 这片土地处处透着生机,处处展示着希望。
直属单位网站
流域厅局
水利站点
政府网站
淮河水利委员会版权所有 主办: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 承办:淮委治淮宣传中心 淮委水文局(信息中心)
淮委总机:0552-3092114 地址:安徽省蚌埠市东海大道3055号 邮编:233001
网站投稿:hhsl@hrc.gov.cn; 13675695430@163.com(值班)
皖ICP备2022008774号-1 皖公网安备:34030002000326 网站标识码: bm2003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