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淮河水利网!
淮委综合应用门户 设置首页 加入收藏
水文局(信息中心)局长(主任) 徐时进: 筑牢安全防线 护航水文和信息化事业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5-07-01 09:02:43  作者: 徐时进  来源:水文局(信息中心)  责任编辑:姚倩

筑牢安全防线

护航水文和信息化事业高质量发展

水文局(信息中心)局长(主任) 徐时进

 

安全生产事关人民福祉,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刻阐述了安全发展的重大意义,为我们做好水文和信息化安全生产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一、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的核心要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这必须作为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这一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安全与发展的辩证关系,要求我们必须把安全生产摆在首要位置。  

1.安全是发展的前提。水文工作是防汛抗旱的“耳目”和“尖兵”,其安全生产直接关系到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时效性,是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基础。我们必须始终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抓好安全监管。

2.安全生产是政治责任。水文领域安全生产工作具有三个显著特征:一是工作环境复杂,二是作业风险突出,三是责任重大。因此,我们要从讲政治的高度看待安全生产,重点强化三个认识:一是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二是必须统筹水文现代化建设和安全生产;三是必须强化科技支撑,提升本质安全生产能力。

二、统筹发展和安全,压实“三管三必须”责任

安全和发展是一体之两翼、驱动之双轮,必须坚持“两手抓、两手硬”,在推进防汛抗旱、水资源管理、水生态保护和网络安全等工作中,要始终把安全作为首要考量。水文局(信息中心)各级领导干部必须知责明责、履责尽责,形成全员参与的安全管理体系,层层压实安全生产责任。    

1.强化组织领导。水文局(信息中心)牢固树立了安全发展理念,落实“三管三必须”要求,成立了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明确了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安全生产责任人,配备专(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20余名。作为局主要负责同志,切实履行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职责,定期研究部署安全生产工作,带头深入一线检查督导。 

2.做好培训宣传。始终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为理论学习重要内容,开展警示教育活动,组织集体观看警示教育片。积极推进“安全生产月”各项活动,在重要节假日等时间节点通过邮箱和蓝信向全局职工发送安全生产提示,对消防安全、值班安全、在建工程及监测安全等提出明确要求,确保安全生产。目前,我局已有13人取得安全员合格证书,进一步压实了基础安全和作业安全的责任。

3.深入推进落实。将开展风险管控工作纳入数字孪生建设,完善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功能,积极运用信息化手段提升风险管控水平,加大安全生产科技支撑力度,推动“六项机制”落地见效。

三、推动“六项机制”提质增效,提升水文和信息化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水利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六项机制”是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有效抓手。只有推动“六项机制”不断提质增效,才能提升安全生产风险管控能力。  

1.构建风险查找机制。对办公区、仓库区和39处省界断面水文站进行了全面辨识,建立了风险管控清单。按季度更新危险源清单,不断健全信息审核和报告机制。

2.构建风险研判机制。根据危险源风险等级,绘制了安全风险四色分布图,编写了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报告。建立了重大危险源和一般危险源监管清单,逐条明确监管责任部门、责任人和监管措施。

3.构建风险预警机制。依托已建成运行的智能网管系统、安防监控系统等智能化管理系统,监测基层水文站点设备运行情况及站区现况,实时直观地看到监控现场图像,不断提高风险监测预警的智能化水平。

4.构建风险防范机制。建立风险公告制度,实施风险分级管控,制定并落实管控措施。不断加强水文测报安全生产管理,做好淮委39处省界水文站汛前准备工作,在淮河支流永幸河架河闸工程河段开展了2025年度水文应急监测演练。局主要负责人及分管局领导亲自带队,定期对办公区机房、仓库等关键区域和部位开展隐患检查,每月底安排专人上报隐患信息。

5.构建风险处置机制。修订完善应急预案并发放到全体职工,对重大危险源做到“一源一案”。加强应急保障能力建设,落实防汛和网络值班制度,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带班制度。

6.构建风险责任机制。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建立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局班子成员及各处室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水文局(信息中心)在2024年度淮委直属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考核中获得优秀等次。 

安全生产永远在路上。水文局(信息中心)将继续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底线思维,强化责任担当,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更实举措,推动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不断提升,确保水文和信息化事业发展安全高效。 




访问量统计 网站声明 网站地图

淮河水利委员会版权所有  主办: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  承办:淮委治淮宣传中心  淮委水文局(信息中心)

淮委总机:0552-3092114  地址:安徽省蚌埠市东海大道3055号  邮编:233001

网站投稿:hhsl@hrc.gov.cn;  13675695430@163.com(值班) 

皖ICP备2022008774号-1      皖公网安备:34030002000326    网站标识码:  bm20030002

淮委官方微信
淮河水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