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淮河水利网!
淮委综合应用门户 邮箱登录 设置首页 加入收藏
审计处 李婷:统筹存量和增量 加强互联互通 加快构建国家水网主骨架和大动脉
发布时间:2022-02-24 09:43:13  作者:李婷  来源:审计处  责任编辑:王佳

统筹存量和增量  加强互联互通   加快构建国家水网主骨架和大动脉


“中国模式”的高速发展,离不开几张“网”的构建。我国有总里程约16万公里的高速公路网,覆盖99%的城区;也有总里程达到3.5万公里的中国高速铁路网,勾画“八横八纵”宏大蓝图;还有覆盖全国的“三纵三横一环”的特高压电网,年输电量占全球总发电量25%。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上提出“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水资源优化配置和水旱灾害防御能力,积极构建国家水网”。至此,水网“补位”,与交通网、能源网、信息网构成了我国现代社会的“四大基础性网络”。

水网,即水资源的运载工具。国家水网,是以自然河湖为基础,引调排水工程为通道,调蓄工程为节点,智慧调控为手段,集水资源优化配置、流域防洪减灾、水生态系统保护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工程体系。构建国家水网,及时将一方之“余”调剂给他地之“缺”,提高水资源的调蓄能力,极大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解决我国地大物博导致的水资源分布不均,平衡水资源分配,满足各地高速发展的经济对水资源的渴求。

一、构建国家水网,实现高质量发展

夏汛冬枯、北缺南丰,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均衡是我国基本水情,与经济社会发展布局不相匹配,严重制约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

面对我国可能出现的水资源全局性问题,党中央审时度势,决策建设了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初步构建了我国“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水网格局。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形成全国统一大市场和畅通的国内大循环,促进南北方协调发展,需要进一步加强水资源跨流域、跨区域科学配置。加快构建国家水网,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国家水网主骨架和大动脉,是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水安全保障的必然选择。

二、聚焦重点工作,加快推进工程建设

(一)坚持治水系统观念,科学把握水网体系功能定位

聚焦“纲、目、结”,构建国家水网工程体系。“纲”,即以自然河道和重大引调水工程为纲,这也是国家水网的主骨架和大动脉;“目”,即河湖连通工程和输配水工程;“结”,即调蓄能力较强的水利枢纽工程。按照国家水网建设的目标要求,国家骨干网主要解决国家水资源宏观调配问题,围绕国家发展重大战略,构建国家及重要区域水网主骨架、大动脉。省、市、县水网依托国家骨干网及上一级水网的调控作用,形成城乡一体、互联互通的水网体系,提供高质量的水利公共服务。

(二)立足水资源空间均衡配置,总体谋划水网总体框架

根据我国江河水系格局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初步提出国家水网主框架,即通过建设南水北调东、中、西线骨干输水通道,连通江、淮、黄、海四大水系,东西互济、互联互通,实现水资源南北调配,为国家重要经济区、城市群、粮食主产区和能源基地等提供水源保障。通过以流域为单元优化防洪减灾体系布局,构建由上中游骨干水库、干流河道堤防、蓄滞洪区组成的防洪工程体系,保障流域和区域防洪安全。通过加强水源涵养区保护修复,加大重点河湖保护和综合治理力度,推进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和地下水超采治理,恢复水清岸绿的水生态体系。在此基础上,加快构建东北、西北、东南、西南等区域水网。同时,加强国家骨干网、省市县水网之间协同融合,逐步形成国家水网“一张网”,共同承担保障国家水安全的作用。

(三)以南水北调工程为主体,加快构建国家水网主骨架

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坚持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科学有序推进一批战略性、管长远、利全局的国家水网重大工程建设。南水北调工程是重大战略性基础设施,是优化水资源配置、保障群众饮水安全、复苏河湖生态环境、畅通南北经济循环的生命线。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应按照坚持系统观念、坚持遵循规律、坚持节水优先、坚持经济合理、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原则,扎实做好南水北调后续工程规划设计和建设管理,深入开展方案比选论证,科学确定建设规模和总体布局,实现南北调配的水资源配置格局,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水安全保障。

(四)加快推进智慧水利建设,促进国家水网的数字孪生

智能化是国家水网重要发展方向。面向国家水网中的江河湖库和重大水利工程,可构建以在线精准监测为基础,以网络协同共享为纽带,以数字孪生和智能分析为核心,以智慧调度和自动控制为目标的国家水网工程智能化体系。相对于水网工程基础设施体系而言,目前我国水网信息基础设施体系还存在明显不足,一方面“眼、脑、手”发育不够健全,另一方面三者之间的协同性也不够。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撑,构建以“脉”为纽带的“眼、脑、手”完备协同的智能化国家水网,对推动传统水利与新型基础设施深度融合,实现科学高效的智慧管理将起到重要作用。

1.立足职责主业,做好中心保障工作

作为内审部门,应坚持“以审计精神立身,以创新规范立业,以自身建设立信”,依据制度、立足职责,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淮河保护治理高质量发展“六条实施路径”,围绕党中央、水利部及淮委党组的重大决策部署要求开展审计工作。

2.以审计精神立身,服务中心大局

准确把握新时代内部审计工作新任务新要求,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对审计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围绕党中央、水利部及淮委党组的重大决策部署要求,围绕淮委中心任务开展审计工作。抓住内部审计着力点和切入点,实行有重点、有步骤、有深度、有成效的审计全覆盖,依法履行监督、评价和建议职责,有效服务大局。

1.以创新规范立业,提升审计质量

按照《治淮建设项目审计办法》《水利基本建设项目竣工决算审计暂行办法》等要求,开展治淮建设项目竣工决算审计,准确反映和评价治淮建设项目管理情况,发现问题,揭示问题,为工程顺利实施、安全运行提供保障;加强项目后续监督检查,促进建设项目规范管理,做好资金“安全员”。

2.以自身建设立信,提高综合素质

加强自身能力建设和作风建设,不断提高审计人员专业水平,提升审计能力,切实做到全面履行审计监督职责。进一步做好淮委内部审计制度建设,为淮委审计工作开展提供保障。抓准新时期淮委内部审计着力点,合理制定内部审计计划,统筹内部审计工作,有效开展审计监督,为新阶段淮河保护治理高质量发展目标的实现保驾护航。



访问量统计 网站声明 网站地图

淮河水利委员会版权所有  主办: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  承办:淮委治淮宣传中心  淮委水文局(信息中心)

淮委总机:0552-3092114  地址:安徽省蚌埠市东海大道3055号  邮编:233001

网站投稿:hhsl@hrc.gov.cn;  13675695430@163.com(值班) 

皖ICP备2022008774号-1      皖公网安备:34030002000326    网站标识码:  bm20030002

淮委官方微信
淮河水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