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淮河水利网!
淮委综合应用门户 邮箱登录 设置首页 加入收藏
直属机关党委 李烨:完善淮河流域防洪工程体系 不断提升水旱灾害防御能力
发布时间:2022-02-24 09:36:25  作者:李烨  来源:直属机关党委  责任编辑:王佳

完善淮河流域防洪工程体系 不断提升水旱灾害防御能力


一、深刻认识完善淮河流域防洪工程体系的重大意义

2021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强调,要加快构建抵御自然灾害防线,立足防大汛、抗大灾,针对防汛救灾暴露出的薄弱环节,迅速查漏补缺,补好灾害预警监测短板,补好防灾基础设施短板。

因此,完善淮河流域防洪工程体系,加快提升洪涝灾害防御能力是对表对标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重要部署,是主动适应和把握全球气候变化下洪涝灾害新特点新规律的重要举措,是牢牢守住防洪安全底线的基础保障,是统筹发展和安全的必然要求,是贯彻落实“两个坚持、三个转变”防灾减灾救灾理念的重要遵循,对于推动新阶段淮河保护治理高质量发展、稳定流域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具有极端重要性,这需要我们务必强化忧患意识、担当精神,锚定目标,加快推进,筑牢筑强筑实洪涝灾害防御这堵“看不见”的围墙。

二、坚持问题导向,把握防洪工程体系存在的短板和薄弱环节

李国英部长在“三对标、一规划”专项行动中将防洪工程体系存在的短板和薄弱环节总结为七个方面:部分大江大河堤防尚未达到规划确定的防洪标准,部分江河控制性工程不足,对洪水调控能力不强,蓄滞洪区建设滞后、启用困难,洲滩民垸及行蓄洪区仍居住大量人口,中小河流、山洪灾害和病险水库等仍是防洪薄弱环节,城市防洪排涝能力依然偏低,洪水风险管控能力、防汛智慧化水平有待提高。

具体到淮河流域,防洪工程体系还存在以下短板:一是淮河流域部分河流防洪能力薄弱,淮河干流上游、沙颖河、洪汝河等主要河道防洪标准较低。二是部分重点河段没有达到规划确定的防洪标准,如新沂河实际泄洪能力与规划设计指标存在差异。三是病险水库仍是薄弱环节,截至2021年底,淮河流域尚有1009座病险水库未进行除险加固。四是受经济社会发展影响,流域内部分城市防洪排涝设施相对落后,与人口规模、经济发展不相适应。

三、深刻把握完善流域防洪工程体系,提升洪涝灾害防御能力的重点

一是提高扩大河道泄洪能力。对部分河流特别是主要支流防洪能力薄弱,大力实施提标工程,减轻河道淤积萎缩,增强河道行洪能力,减轻干流防洪压力,确保行洪畅通。加快建设淮河下游入海水道二期工程等,解决淮河中下游外排通道不足、洪水出路不畅等问题。对流域内涉及国家重大战略区、重要经济区、重要城市群、重要防洪城市的重要河段,完善防洪排涝标准,加快补齐城市防洪工程历史欠账;严格管控违法侵占河道行为,实行洪涝“联排联调”。

二是增强洪水调蓄能力。规划实施袁湾、下汤、张湾等流域控制性水库工程建设,充分发挥其有效拦洪削峰错峰的作用,减轻下游防洪压力。加快推进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及时报废存在严重风险隐患的水库水闸,提升现有水库工程对洪水的调控能力。加强智慧水利建设,充分发挥淮河流域防汛抗旱总指挥部的平台作用,提升防洪调度信息化规范化精准化水平,真正实现水利工程联合调度和互联互通,充分发挥“联合作战”效益。

三是确保分蓄洪区分蓄洪功能。加强王临段等蓄滞洪区布局优化调整与建设,提高蓄滞洪区启用使用能力,确保蓄滞洪区“分得进、蓄得住、退得出”。加快完成淮河干流滩区居民迁建工程,对影响行洪的违建、围垦等加强排查整治,保障行蓄洪区空间和重要基础设施安全。以沙颖河滩区生产圩治理等为重点,分类开展洲滩民垸整治,科学推进退田还河还湖,恢复行洪纳洪滞洪功能。

四是切实扛起强化流域治理管理重大责任。淮委应切实强化统一规划、统一治理、统一调度、统一管理,完善流域防洪工程体系,全面提升洪涝灾害防御能力,为流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防洪安全保障。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流域统筹、系统治理,完善防洪规划体系,优化流域防洪区划和工程布局。要推进数字孪生流域、数字孪生工程建设,进一步强化预报、预警、预演、预案措施,全面提升流域防洪调度智能化水平。要抓好防灾减灾知识宣传和科普教育,强化防洪隐患排查和应急管理,着力提升流域洪涝灾害风险管控能力和水平。

 



访问量统计 网站声明 网站地图

淮河水利委员会版权所有  主办: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  承办:淮委治淮宣传中心  淮委水文局(信息中心)

淮委总机:0552-3092114  地址:安徽省蚌埠市东海大道3055号  邮编:233001

网站投稿:hhsl@hrc.gov.cn;  13675695430@163.com(值班) 

皖ICP备2022008774号-1      皖公网安备:34030002000326    网站标识码:  bm20030002

淮委官方微信
淮河水利网